RGB计色制

科普版块

根据三基色原理可以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如何确定三个基色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三基色的选择有多种方法,也是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逐渐发展的。在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三基色分别为:700nm的红色光,546nm的绿色光和435nm的蓝色光。

三基色的波长确定之后,接下来要确定三个基色的单位,这个工作由配色实验完成。如图1,在配色实验中有两块互成直角的屏幕,屏幕对各个波长的可见光的反射率都接近100%,可以近似认为入射光与反射光完全相同。两块屏幕使人眼的视场分为两等份,在左半视场屏幕上投射待配彩色光,在右半屏幕上投射红、绿、蓝三基色光,调节三基色光的强度使得视场内左右两屏幕的色彩完全一致,这时从调节器上就可以得出红、绿、蓝三基色的混合比例。

为了确定三基色的单位,我们设定单位三基色光混合后可以产生标准等能白光,实验表明,配出等能白光的红、绿、蓝基色单位强度之比约为1:4.59:0.06。

图1 配色实验原理图

确定了三基色的单位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三基色各自的比例混合出任意色彩。国际照明组织在1931年做出规定,在明视觉与2°观察视角的条件下,混合出单位辐射功率、波长为λ的单色光所需的三基色光的单位数量称为分布色系数。据此绘制的曲线称为混色曲线,如图2所示。

其中红色曲线出现了负数,负数说明在配色实验中在待配色彩一方增加红色光。在RGB混色曲线中三条曲线所包含的面积是相等的。当R=G=B时,混合出等能白光E白。

图2 CIE RBG混色曲线

文章来源:《视频技术基础》

views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ng Shot

许多电影喜欢使用远景镜头开场,仿佛展看一个全新的图景,邀请观众进入画面中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gline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ip Sync

“lip synchronization”的缩写,直译嘴唇同步,即通过跟随已经录好的声音或画面中人物说话或唱歌的唇部运动进行嘴型匹配,达到音画同步,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