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No Film School
我多年来一直在家远程剪辑。
十多年来,关于如何保障沟通、管理文件与生产力,我总结了许许多多的经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帮助我在远程剪辑工作中保持创造力、效率与理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完善你的远程剪辑工作流。
本文聚焦居家剪辑工作流。毕竟大家现在都在远程工作。
这次主要聊一聊“居家”工作,而不是在片场或在其他办公室远程工作。虽然重点在“居家”,但本文中的关键概念能帮助你在任何地方与制片人、导演和客户合作。
居家 vs 在办公室
首先我们应该相互理解每个人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体验,而遇到像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很多人还在适应远程工作这种模式。尤其是对于许多公司内部剪辑师而言,他们的生活突然因为要在家工作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你正是一名习惯“在办公室”工作而最近被迫在家远程工作的剪辑师的话,本文会直接对比“正常”剪辑模式,助你更轻松地进行工作过渡。
但首先,我们先明确居家与在办公室剪辑的工作流差别:
1. 当你在办公室的时候,所有文件可以从中央存储与网络基础设施中取得。
2. 办公室剪辑能尽量当面进行创意性探讨和反馈,并且能直观查看剪辑片段。当面交流能更好地理解一些沟通中的微妙表达、语气和肢体动作。
3. 办公室完成的项目最终都是有头有尾的——现场就能完成存档和备份,并且通常由专人进行(或系统自动)。
4. 在办公室实地工作意味着随时“有人看着你工作”,所以专业度很靠谱。再者,办公室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办公室工作有助于建立斗志和创造性。
居家工作如何开头
我们已经列出了在后期公司办公室实地工作与居家工作的几大差异。可能无法拿台笔记本电脑就照常在家工作。还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才能确保长期工作不会出问题。
如果你想成功过渡到在家远程工作,那么需要考虑这10个关键问题。
一.如何有效沟通?
二.如何获取文件和资源?
三.如何共享评审文件?
四.如何管理反馈和创意对话?
五.如何与其他协作者工作?
六.如何存档资料?
七.如何维护项目备份用于重剪?
八.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与工作?
九.如何在家保持良好的工作领域分界?
十.如何发挥远程工作的优势?
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 如何有效沟通?
理想情况下,通常能在项目伊始和客户或制片人碰个头是最好的(这是假设你们之前从未合作过)。
当面会见能为建立专业与个人关系打下长远基础,这种关系基础在工作遇到挑战或截止时间将至时就变得至关重要。即便只是知道对方长相或稍微了解彼此的脾气和个性都是成功合作的一大步。
但现在的情况下不一定能当面会见,所以可以通过手机或视频通话的方式见面并简短地讨论项目。如果恰好你和客户生活在相反的时区,那么你可能很想略过这一步,但这样的“碰面”是值得的。
我深信心理学家艾伯特·麦拉宾教授知名的7/38/55原则。这个原则是说,人类理解沟通与交流,7%靠语言(措辞);38%靠语气(语调);而55%靠谈论感觉或态度时的身体语言。
这是与新客户或制片人沟通时要切记并很有帮助的一个原则。从听到对方声音、看到对方面部表情与手势当中能获取的额外信息在项目后续中会对你有所帮助。
无论每次简报流程有多详细都要在通话之后做一个书面总结。其中包括你对于项目简报的理解、所需交付内容清单、关键截止时间/流程节点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这不仅会给你留下非常有价值的书面记录,还会帮助对方了解你是否正确理解了他们的话。这对于双方的关系是第一重实用的考验。
如果能问到对方所提内容的任何视觉参考也是相当有帮助的(比如客户的经典台词“我们就想要画面看起来很有电影感”),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要让对方解释清楚。
宁可现在刨根问底也不要等到第一次审片的时候客户对你的操作满脸疑惑(到时候客户的另一句经典台词“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最后还要注意书面沟通。书面沟通中的表达要更积极、恭敬、表达谢意,因为阅读文字会削弱你本来想达到的语气。
而专业性的书面沟通中是否使用表情符号完全取决于你个人!
而创意简报沟通过程中要问几个关键问题:
1. 我们的沟通对象是谁?
2. 我们想说什么?
3. 为什么要说?
4. 我们希望对方接收到怎样的感觉/会怎么想?
5. 什么才是所谓成功的沟通?如何衡量?
6. 最终成品将如何运用/发行/观看/体验?
7. 成品如何契合品牌/网站/会议/世界/等等?
8. 整个沟通的重点是什么?
二. 如何获取文件和资源?
你需要根据项目类型和项目素材量对每个情况订制针对性的工作流。
各种类型的工作流都会涵盖这个问题,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电影,甚至是大型企业的工作流都要注重这个问题。在此我不赘述。
但我想说的是,你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工作流需求和技术能力,然后再确立操作办法。
比如,我曾经做过电视广告,那个项目就是可以不费力气就下载到所有素材。我也有参与过纪录片项目,那个项目的所有文件就分散在多个储存阵列中。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在线传输文件(那样也是比较理想的方式)。
但某些项目,可能时间紧凑且文件量大,最好的方式是让客户邮寄装有所有素材的硬盘给你。
无论你为项目选择怎样的文件传输方式,都要遵守下面这些原则。
原则0:保证备份
一定要确保媒体文件有多个备份,可能你和客户各一份。如果客户是要给你邮寄硬盘,那么一定要让客户把素材拷贝到另外的硬盘上,别把原始拍摄硬盘寄过来。
如果素材没有备份保存,那就是拿你的整个项目工作流和自己的专业信誉在冒险。
特别注意,你桌面的RAID磁盘阵列可不算是额外备份。
原则1:确认完整度
在客户给你传送或邮寄素材之前,要确保一次性能取得全部文件。
这样拿到文件就能立即开始创作工作,无需浪费时间等待后续文件。
如果是邮寄硬盘,最好多花点钱选择双方可追踪和第二天到货的服务。要是在邮寄上省钱,最后风险要你来担。
我曾经历过硬盘邮寄晚到了好几天,那是因为客户想要省几美元邮费,但大局上客户忽略了他们其实是付钱买我的时间做剪辑(我的剪辑费更贵),硬盘收不到,我就无法开工。也曾遇过尴尬的情况,在我寄回硬盘后客户问我硬盘寄到哪里去了。
幸好我当时选择了可追踪的运输认证服务,所以我一查邮件码就能看到那个收件节点谁签收了包裹,而当时签收人正好就是客户自己!
一定要把收据储存在安全的地方,直到确认客户拿到硬盘才能将收据处理掉。
原则2:安全传输
如果客户给你邮寄了硬盘,往往会选便宜而传输速度慢、不太可靠的那种硬盘。
可能依据你所剪辑内容不同,这样的硬盘直接用起来也没问题,但最好还是每次都把素材拷贝到你自己的本地RAID或Thunderbolt硬盘中,操作性能更优。
拷贝的时候最好用Hedge这种需要校验认证的软件,并把硬盘保存好,在项目结束的时候将最终文件和交付内容放到硬盘中寄回给客户。之后还会谈到这一点。
Hedge会进行完整性检查,确保一切精准复制,并比对文件夹大小/文件数量来保证拷贝与原件匹配。
作者:Jonny Elwyn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