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生活在四百年前。他和今天的电影有什么联系?他和电影制作又有什么联系?如果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会不会是个好选择?
这位奥斯卡获奖导演曾在访谈中谈及自己第一次看到卡拉瓦乔画作时的情形。他在2005年接受学者、卡拉瓦乔传记作家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采访时曾说:“我(当时)立刻被画面的力量、构图的力量,以及画面中的动态吸引住了……毫无疑问,这些都可以被移植到电影中:对光影的运用,还有明暗对比的效果。
格雷厄姆-迪克森进一步补充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拍摄《出租车司机》时,编剧保罗·施拉德向斯科塞斯介绍了卡拉瓦乔。斯科塞斯回忆道:“最初,我之所以和这些画产生共鸣,是因为卡拉瓦乔在画作中选择定格故事的那个瞬间……他选择的瞬间一般不在动作开始的一刻,而是在动作发生的过程中。某种程度上,你的观看行为等于是中途闯入了这个场景,随后再沉浸其中。这就是卡拉瓦乔的画与他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构图大不相同的地方。这也和现代电影的编排很类似。看电影时,你仿佛是刚刚进入了那个场景,一切都正在发生。这种创作手法是如此有力,如此直接,令人惊讶。真的,如果卡拉瓦乔活在现代,毫无疑问,他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电影制作人。我想我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技法……”
马丁·斯科塞斯意识到的那种即时性、明暗打光(绘画中的明暗对比法)和戏剧感,正是使卡拉瓦乔成为极具革命性的画家的原因。
马丁·斯科塞斯还对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评论道:“和街头巷尾的人一起拍电影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就像他(卡拉瓦乔)和人们一同作画一样。他选择的那些模特并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常规模特,而是真正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因此,在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把耶稣放在纽约第八大道和四十九街上……那就是耶稣要去的地方。他不会在纽约的派克大街闲逛,而是会和瘾君子及风尘女一起走在街上。我的想法,就是要把耶稣塑造得像卡拉瓦乔那样。”(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