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后期转码(二)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Restream

如果要为Avid创建媒体文件就更困难了,因为最适合它的封装格式OPAtom MXF还未受到广泛支持的。如果想要创建ProRes文件,最好使用Mac或者用Assimilate Scratch等能在Windows电脑上创建ProRes的非编软件。

针对这些不足,Content Agent等一些企业级工具诞生,负责读取摄影机卡的架构、重命名、转码、把元数据从卡映射到NLE上等等。

用于审片和音频的转码

有时候创建剪辑文件是不够的,还要为别的部门创建媒体文件。

审片是后期工作流中的哪一步?

审片是得到他人反馈的常规做法。有的人可能用还没加水印的DVD审片,有的人可能直接在网上审片,边看边添加注释给出剪辑意见。这时画质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因为大家都明白,考虑到预算,用来审的片子画质可以低一点。经验丰富的人对低分辨率代理文件很熟悉,而且很多人用移动设备审片,网络连接也慢,所以通常可以用h.264格式。

而这里的媒体文件来源大多是NLE。为什么?因为几乎所有的转码器都读不懂Avid、Premiere或 Final Cut Pro的项目文件,所以只能用NLE。

不过Adobe是个特例。它的Adobe Media Encoder能读取Premiere时间线,只要二者用的设备有相同的插件、字体和素材就可以实现。

通常,音频工作流是带烧录的。一般我们拿到的是历史沿革下来的OMF或更强劲的AAF格式,带有嵌入的音频和媒体余量。这样一来,视频呈现的就是一条视频轨道,带一个放在恰当位置的时间码窗口。

通常,还要加水印、剪辑师的音频混音以作参考。不同的机构使用的视频格式不同,不过多数用的都是ProRes或DNx格式。这样的视频分辨率顶多是HD,因为多数音频系统不能处理4K回放,也没有足够的马力进行音频同步和回放。对于长期项目或同步进行剪辑和音频后期的项目,为了更轻松地操作,导出文件一般被分成几个部分或几卷。(T)


探索后期转码(一)

探索后期转码(完)

views
影视制作
关注影视行业数据存储

〖更新至2-5〗Mission Digital的创始人兼技术总监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谈对数字电影制作的数据储存。

影视制作
《无名小辈》:这部传记片的后期制作都做对了哪些事?

《无名小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影视制作
现实与虚拟制作融合经验谈

Epic Games洛杉矶实验室总监康妮·肯尼迪(Connie Kennedy)和ASC虚拟制作编辑诺亚·坎德纳(Noah Kadner)与我们一起探讨了现实制作和虚拟制作的融合,并帮助我们了解虚拟制作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