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Chiaroscuro

尊正
科普版块

科普版块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通过这个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我们不仅能一石二鸟地掌握电影小知识,还能学习电影英语!

Chiaroscuro

明暗对比法

“Chiaroscuro”(明暗对比法)由意大利语“chiaro”(光明)与“scuro”(黑暗)组合而成,是指运用光亮和黑暗的光影对比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感的一种艺术手法。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绘画当中的技巧,有证据显示,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家已经开始运用明暗对比效果;而对于欧洲油画,这种技巧的潜力在15世纪末首次被达芬奇发挥出来,他的明暗对比法代表作品有《三博士朝圣》。

Leonardo da Vinci - Adorazione dei Magi - Google Art Project.jpg
《三博士朝圣》(1481)
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
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图片来源:乌菲兹美术馆

此后,明暗对比法成为了众多画家运用的基本技巧。发展到17世纪末,这个术语演变成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大量运用明暗渐变对比效果的绘画、印刷作品。

而17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他本人及其流派艺术家多用强烈而戏剧化的明亮处理突出画中人物,提升人物情感张力。另一位杰出的明暗对比法大师就是伦勃朗,他的画作带有强烈的心理效应。

Michelangelo Merisi De Caravaggio, Saint Jerome Writing, 1607
《莎乐美与圣施洗约翰的头颅》(1609-10)
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美术馆
File: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 Google Art Project.jpg
《浪子回头》(1668)
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而在电影术语当中,这个词是指利用极端的明暗光线高低对比在影片中创造明亮与黑暗区域,常见于黑白电影,光线只照亮人物半边脸而另半边晦暗不明,塑造三维立体的形状与分量感。虽然早在四五十年代的电影中就已经开始应用明暗对比法,但好莱坞黑色电影让明暗对比法成为标准,同时德国表现主义也和这种手法相关。

因为明暗对比法会让所表现的角色的一部分陷入黑暗,所以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悬疑感,常见于惊悚片或恐怖片。

希区柯克执导的经典惊悚片《惊魂记》(1960)
图片来源:Studio Binder
科波拉导演的经典黑帮电影《教父》(1972)
再次将这种强烈对比化打光带回美国主流电影
图片来源:派拉蒙影业

通过小视频来了解明暗对比法吧!


推荐阅读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Character Study

views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ng Shot

许多电影喜欢使用远景镜头开场,仿佛展看一个全新的图景,邀请观众进入画面中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gline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ip Sync

“lip synchronization”的缩写,直译嘴唇同步,即通过跟随已经录好的声音或画面中人物说话或唱歌的唇部运动进行嘴型匹配,达到音画同步,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