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Danny Moloshok/Invision/AP/REX/Shutterstock
经验总结
《起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多个营收渠道,接触到世界各地的观众,并一直在鼓励各个社群采取行动。但是这样的混合发行战略不是能轻易完成的。团队带着决心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最后成功地达到了目标,但还可以改进方法,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比如在媒体宣传的高峰期,他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基层宣传,延长一次性放映活动;比如他们可以统一全球的TVOD发行时间以获得更多营收,抑制盗版。在数字营销中,他们可以让宣传片上线日期和影院发行时间靠得更近一些,号召更多人去影院看电影。
营销
测试宣传材料(静帧、宣传片、视频),看看观众对什么的反响最强烈。
如果在发行的不同阶段分别签署合同,就要让整个组都了解一个合同的条约会对其他发行计划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要产生更多社会影响力,就要使用更多基层宣传方法,而不是着重强调传统的影院放映战略。社会影响力的构建与发行计划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
要保证整个团队的顺畅沟通,因为某个组员的动态可能会影响其他发行地区。
如果要自己发行,就要尽早和有可能合作的发行商沟通,沟通时间甚至要早于影片在电影节首映的时间。要和发行商沟通合作形式,看看能否把多种发行渠道串起来。
在电影节上签销售和发行合同的时候,尽量咨询经验丰富的监制或制片人。代理人和律师有自己的优势,但制片人能从做电影的角度帮你分析窗口期、预算等,让你对情况更加了解。
传统发行商也有不为人知的优势。比如,当预定影院场次的时候,大发行商似乎能优先拿到最佳日期并选择银幕大小。它们还会给电影奖项活动投入大笔资金,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很可能拿奖,可以把这些发行商纳入考虑范围。
有些事情可能不是最优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你可能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比如,就算你提前知道颁奖季前夕在Netflix上线能大大增加得到提名的机会,但这么做就会妨碍广播电视的发行,所以你可能还是会维持原样。
自己发行不一定适合所有电影人,要仔细想想是否能接受6-18个月兵荒马乱的生活。
影院发行经验
在当地社群举办有主创或演员参加的观众见面会的确会提高票房。在放映会中加入小活动能吸引更多观众。
观众
了解不同观众的观看喜好。虽然有组员不相信会有人看DVD,但很多人仍然用DVD看电影。有人喜欢去影院,有人喜欢流媒体平台。在脸书上活跃的人更有可能在iTunes上看电影,而喜欢听收音机或看报纸的人更有可能去影院看电影。(T)
作者:Jess Fuseli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