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蒙太奇学派简介(上)

影视制作

即使是最被动的电影观众也会熟悉蒙太奇这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动作电影无所不用其极地大量使用这种技术,引发了无数戏仿。从那以后,电影制作者对这种技术的使用就变得审慎了。不过,蒙太奇理论远不止洛奇·巴尔博亚想让你相信的那么简单:这一切都始于苏联早期的电影运动和思潮。

苏联蒙太奇学派是如何开始的:库里肖夫效应

就像法国印象派电影一样,苏联的蒙太奇学派来自于这样一个概念,即电影理论不必与戏剧框架相一致,因为电影制作的过程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创作工具。导演库里肖夫首先提出了概念化的蒙太奇理论。他认为单个画面或许不足以表达一个想法或一种情感。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库里肖夫效应。观众看到两个独立的图像,会下意识地给地赋予它们组合意义。为了证明他的观点,这位电影制作者把各种各样的影像剪辑在一起,每一种处理都会改变观众的理解:同样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观众会根据背景给出完全不同的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库里肖夫运用了先前与文学和语言关联更紧密的工具,制作出了一系列连续的电影段落,而不再像现场戏剧表演一样组成场景。

库里肖夫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剪辑和构图如何影响观众对连续段落的解读。他启发了不少电影制作者,比如曾经是库里肖夫学生的谢尔盖·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还有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这些导演们集体运用蒙太奇理论探索了电影呈现时间和空间的方式,也探索了观众对各种蒙太奇手法的反应。

尽管蒙太奇在现代电影中的运用不再那么激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库里肖夫的理论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影制作者的常用工具,而像《战舰波将金号》《持摄影机的人》这样的电影仍处在有史以来最具开创性的电影的行列中。(T)


来源:MOVEMENTS IN FIL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苏联蒙太奇学派简介

views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色彩管理

〖更新至20-31〗色彩管理管线在现代后期制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些管线仍然给许多人带来了很多困惑。

影视制作
DP海伦娜·卢瓦尔特谈《奇美拉》

意大利北部乡村的冬夏两季截然不同,在此拍摄《奇美拉》(La Chimera)便面临着某些挑战。摄影指导(DP)海伦娜·卢瓦尔特(Hélène Louvart,AFC)分享了自己在《奇美拉》故事景观中用各种技巧唤起了荒凉但又乐观的影调。

影视制作
2024年度 FilmLight 色彩大奖揭晓!

喜讯!六位调色师在波兰EnergaCAMERIMAGE电影节荣获2024年度FilmLight色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