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filmmaker freedom
对于很多新电影人来说,做一部小预算长片是成为长片导演的第一步。
这是必经之路,因为做导演是有门槛的。多数投资人都不愿意给一个从来没有导过长片的人投钱。
因此,先用自己的钱做一个小成本项目是一个突破入行壁垒的聪明方法。
如果你在公园拍出了一部在创意上和商业上都有希望的作品,它绝对会成为你职业生涯的强大助力。
它能帮你吸引到经纪人,还能让你有机会参加大项目。
但是,仅仅拍一部长片是不够的。因为数字电影技术的革新,市场已经充满各种低成本长片,很多导演的目标都和你差不多。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你需要一个非常优秀的故事,要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度。
为何要自己发行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对注意力的竞争。很多独立导演在做完一部低成本长片后,在精神、财力、创意上都处于被掏空的状态。很不幸,可能你觉得完成一部电影就已经登上了珠峰,但是实际情况是,你才到达山脚的营地。
而如果你知道给自己的电影做发行和宣传非常重要,那么你已经超过很多同行了。
一个显而易见的选项是在大电影节赢个奖,让很多大发行商追着你跑,如果能赢的确非常不错。但是数据结果显示,这件事发生的概率非常渺茫。这一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的财力不如其他竞争者,那么形势会很棘手。
当然,还有一些发行商也主要为小成本作品服务。但是,这些发行商几乎就是中间商的角色,拿着不低的费用,能为你做的却不多。他们会很乐意抽成,但不太可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机会。所以,一个显而易见的道路就出现了,自己干。
而这也是新电影人经常犯错的地方。在完成电影后,如果电影不能进入圣丹斯,也没有理想的发行协议出现,他们就摊手投降,把电影交给末流发行商处理。多数情况下,电影会慢慢死去,走向终结,毫不令人意外。多数电影人只计划跑短跑,没有想到这是场马拉松。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期望过高,而计划太不现实。当电影人把自己放在一个如此被动的位置,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焦灼、失望和消耗财力的困境中。
一个更聪明的办法是提前预见可能的失败。作为导演和制片人,你应该积极地为这种失败做预案。想要得到圣丹斯的发行协议没什么问题,想要得到高端发行商的注意也没有问题,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做最美的梦,做最坏的打算。
好消息是还有自己发行的可选项,这种想法在几年前还不现实,但如今一些很好的渠道已经应运而生。(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作者:Vanessa Frank
系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