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将至》石油钻井起火特效幕后谈

影视制作

拍摄《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前,特效总监史蒂夫·克莱明(Steve Cremin)为《锅盖头》(Jarhead)一片打造了燃烧的油井——他的制作方法非常成功,以至于负责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的特效制作艺术家们后来仍把这些燃烧元素给其他项目参考。下文中,他会介绍这些燃烧的油井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它被用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年代戏《血色将至》的一个关键场景中:

“影片拍摄时用的石油产品、柴油和汽油的比例取决于镜头需要。对于白天的场景,我们使用了一种混合配方制造更多烟雾。烟雾在晚上则不太明显,但如果想让一些夜景更明亮,改一下配方就行了。”

“后来自己做了一个喷嘴,用来喷射混合液体。当时用的泵很难找:那是一种高压石油输送泵,在极高压力下可以泵出大量液体。它们由液压马达驱动,这消除了液体附近产生火花的危险。用带金属部件的电动泵可能会把火花溅得到处都是,而且叶轮也不防爆,所以那种装置的安装风险会很大。所有电源都是远程启动的。”

“做这种特效装置时,你会一直受到环保监督。燃料只能在点燃状态下通过喷嘴喷射。不能让任何液体洒到地面上,因为那样会担上有毒物质泄漏的责任。实际开拍前,我们必须测试整个地区,核实土壤中的石油含量。完成特效部分的拍摄后,也必须在(燃料喷射装置)半径150英尺的范围内提取土壤样本,以此来证明我们没有提高土壤的石油含量。”

“因为火焰必须在摄影机前点燃,我们先用‘模拟油’试了下,这是种水基无毒产品,可以随意洒在地上。我们先让‘模拟油’从一个泵输送一段时间,然后再向另一个泵注入可以点燃的燃料,安全地跟在‘模拟油’后面。”

“当时准备了四种点火器,以防其中任何一种失灵。点火器包括电子线圈、丙烷点火器、烟火,以及第四种备用工具:钻井平台下的道路照明火焰。如果有什么东西从喷嘴射出来却没被点燃,那么它必须在落地之前穿过照明火焰。”

“最初的方案是用钢材制作钻井架,再在上面贴一层可以燃烧的表面。这样可以在灭火后为后续的拍摄镜次更换可燃表面,但建造钢井架更昂贵费时。保罗也更喜欢游击式的电影拍摄方法,‘把它点着,然后拍就完了’。”

“因为井架是木头做的,即使大家把火扑灭,整个结构也会烧毁,也可能会塌。最后就选了个我可接受范围内风最大的夜晚,火都被吹向井架一侧。先在井架上浇水,把火熄灭,但因为没法保证第二天井架还在原地,所以就不得不继续下去,直到拍到井架倒塌的镜头。”

“在不得不把井架拉倒之前,大家尽可能久地让它烧。剧组也没有暂停拍摄,保罗让演员尝试不同的表演方法,想在拍摄中拼尽最后一丝可能。我站在他身后,看着井架烧得劈啪作响。他不停回头看我,确认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最后我说:‘是时候了。如果再不让它倒下,它自己也会塌。’但他想再拍一个场景,要花大约两分钟时间,那时我很肯定就快失去这个井架了。不过他终于及时说:‘好了,弄倒它吧。’大家用几根缆绳把井架连到起重机上,好从下方一处比较脆弱的地方拉倒它。最后井架倒了下来,活像一场梦。”

“第二天要倒着拍演员们的镜头,于是就又点燃了喷嘴。大火现场附近所有剧组成员都穿着Nomex防火服,但演员们穿的是经过防火处理的戏服。离火最近的演员距离大火约120英尺,但在那个距离上温度仍然非常高。相信我,你没法靠近到真的会被灼伤的距离,因为过高的温度非常不舒服。我的人可能近到离火源60英尺的范围内过,他们只能在那待一小会儿。”(T)


来源:American Cinemaograph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影视制作
虚拟制作教育与培训:案例学习

〖更新至2-5〗目前,虚拟制作的使用正快速增长。以前,虚拟制作仅用于在虚拟布景中拍摄的项目,现在,它还被用于拍摄一些没有LED墙的项目,目的是在拍摄前查明和解决问题。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色彩管理

〖更新至20-31〗色彩管理管线在现代后期制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些管线仍然给许多人带来了很多困惑。

影视制作
DP海伦娜·卢瓦尔特谈《奇美拉》

意大利北部乡村的冬夏两季截然不同,在此拍摄《奇美拉》(La Chimera)便面临着某些挑战。摄影指导(DP)海伦娜·卢瓦尔特(Hélène Louvart,AFC)分享了自己在《奇美拉》故事景观中用各种技巧唤起了荒凉但又乐观的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