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失败的爱情:成濑巳喜男与《情迷意乱》(一)

影视制作

在其37年的职业生涯(1930-1967)中,日本知名导演成濑巳喜男(1905-1969)导演了89部电影,其中有67部得以幸存。成濑的作品大多属于在日本被称为“庶民剧”(“民间日常家庭剧”)的电影类型。这些当代故事很典型地将中下层阶级的生活进行了戏剧化呈现。成濑巳喜男早年凭借默片《小人物,加油吧!》(1931)和《愿妻如蔷薇》(1935)获得了商业成功。他的战后电影同样受到日本观众的欢迎。电影评论家戴夫·克尔(Dave Kehr)曾写道:“成濑巳喜男与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一样,是日本电影经典传统的一脉,尽管美国观众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唐纳德·里奇(Donald Richie)认为,尽管西方并不了解成濑的作品,但日本国内并没有忘记他。里奇声称,“他(成濑巳喜男)的名声在日本从未下降。日本人非常清楚成濑巳喜男是谁”。人们经常把他与他的同事小津安二郎(1903-1963)相提并论。就连他在松竹影业的老板城户四郎也曾对他说:“松竹不需要两个小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濑巳喜男在1933年离开松竹,加入了PCL公司(后来改名为东宝),并在那里度过了余下的职业生涯。虽然两位导演的影片有着相似的技巧,比如尽量减少摄影机的移动,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电影制作者。日本电影评论家、学者莲实重彦曾评论道:“成濑巳喜男神奇地运用了二楼的窗户,外景和内景柔和地相互渗透,可与希区柯克的电影空间相比较。此外,他精妙运用背光和前光照在人物面部的做法使人想起格里菲斯(D.W. Griffith)。”小津也一直在电影中拍摄家庭题材,但他的方法与成濑差异很大。小津的电影苦乐参半,主人公总是平静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东京物语》(1953)。

图源:The Criterion Channel

成濑对人生的看法则非常不同。他很小就成了孤儿,童年过得很苦。他的电影刻画的常常是与残酷不公的生活现实持续抗争的个体。他讲述着他们和命运、和社会偏见进行的斗争,讲述着战后日本女性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尽管与生活中无数残酷的事物进行着绝望的斗争,成濑电影中的角色依旧时常落败。成濑自己曾这样说过:“我片中的的角色稍作移动,很快就会碰壁。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背叛了我们。这个想法一直伴随着我。”注定要遭遇失败的爱情故事常作为主题贯穿于成濑的电影中,比如《浮云》(1955)——该片至今仍是他在国际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在电影生涯的最后四年拍摄了四部电影,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情迷意乱》(1964)和《乱云》(1967)。这两部影片的主题也同样是注定失败的爱情:女主角都是寡妇,并且都是在父权社会中挣扎的坚强人物。(T)


来源:offscreen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注定失败的爱情:成濑巳喜男与《情迷意乱》

views
影视制作
《欧罗巴》:片场虚拟制作白皮书

〖更新至第12篇〗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媒体技术中心的短片项目。

影视制作
何时在 log 色彩空间中调色?何时在线性?

log 色彩空间和线性色彩空间区别,在这两个空间内调色时,应该使用何种工具。

影视制作
影视内容虚拟制作的16个最佳用例

〖更新至3-5〗将实时计算机图形与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拍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