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年度话题之作《午夜弥撒》摄影指导幕后分享(完)

影视制作

Filmmaker:第五集结尾,有一个场景发生在日出时分的划艇上,这个场景是在蓝幕前拍摄的。你是如何在影棚制造出这种从夜晚到拂晓到破晓的效果的?

菲莫格纳里(Michael Fimognari):日出部分需要非常、非常明确的过渡,还得是可重复的。对于外景,我们确保在一天中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和副导演一起安排工作日程时,我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比如:“如果要把这场戏拍好,那么在XX时间,我们就必须出现在XX地方。”但船上的戏全是在蓝幕前拍的,我们也尽力在影棚拍出同样程度的真实感。我们用头顶的柔光箱模拟日出时的光线过渡,从夜晚逐渐进入蓝色调的清晨,然后进入日出前的状态。然后我们用一盏20K的灯模拟太阳升起,灯放在帘子后面,架在吊臂上。灯光控制盘操作员和灯光师必须同步操作,用耳机听着演员们说台词,以确保太阳在正确台词说出时升起。(在演员到场正式开拍前)我们已经排练了好几次,因为这场戏非常情绪化,一旦演员正式到场,你得避免他们为了节奏或光线情况一遍遍重拍。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设计和改进这个部分。

《午夜弥撒》幕后照

图源:Netflix

Filmmaker:最后,和我聊聊第六集教堂戏的布光吧,那个场景完全是用烛光照亮的。

菲莫格纳里:为了确保Atlas Orion变形镜头可以达到效果,我们的第一轮测试中的一项就是只用蜡烛布光:我们用双灯芯蜡烛,把它们放在人脸旁,看看会得到什么效果,会出现什么样的镜头炫光,以及光圈大开地拍摄效果会有多柔和。我觉得烛光的表现非常出色。此外,当时教堂内景已经搭好,所以测试是实地进行的。我们在教堂里做测试,看看教堂的墙会反射多少光线,是否需要调整油漆颜色或调整反射值。在实际拍摄教堂戏时,我们头顶安了六个12英尺×12英尺的柔光箱,它们都装有马达,可以设定角度、微调和加以控制。它们散发出的大片光亮给了我们所需的曝光,但大部分布光效果靠的还是蜡烛,因为没有它们你是得不到那么自然的烛光摇曳感的。(T)

《午夜弥撒》幕后照

图源:Netflix


来源:Filmmak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Netflix年度话题之作《午夜弥撒》摄影指导幕后分享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