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恶魔》调色师诺曼·尼斯贝特分享调色艺与技(二)

影视制作

什么是调色?在长片电影或电视节目中,调色师负责做什么?

调色即是提升用胶片或数字媒介拍摄的原始图像,并以不同的格式呈现给观众。它是连接摄影机和观看屏途径的桥梁。它包含技术转换的方面,也有着发挥创意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摄影指导(DP)有机会为观众提升图像,让他们更好地享受DP希望电影或节目能实现的构想。调色现已取代了以前在胶片实验室中进行的“配光”过程。

调色师的角色是协助提升图像,通过理解DP的构想成为DP的“左膀右臂”,并确保观众看到的节目或电影效果符合DP的预期。调色师有责任传达DP的创作意图。当然,我们(调色师)要提供创意投入和技术知识来执行好这个过程。

诺曼·尼斯贝特制作的Medina的《We Survive》。

你如何向非业内人士描述你的工作?

我把它形容为给动态图像做Ps。或者用现在的话说就好比在Instagram上加滤镜。我通过增强图像来刻画情绪来帮助故事。我为图像制造温暖或寒冷。敌意或真诚。令人恐惧的黑暗或柔和的宇宙。我以潜意识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各种景观。当观众看到这些图像时,我会唤起他们的情绪。当然这也包含了技术层面:匹配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光线下拍摄的场景和镜头。甚至让白天看起来像夜晚。

诺曼·尼斯贝特制作的Medina的《We Survive》。

在以色彩选择来传达情绪和情感方面,有没有一本通用的涵义“词典”?

当然,有研究显示人体会对某些色彩有特定反应。红色使人心跳加速,蓝色使人平静。有些心理机制触发色彩比如绿色象征着成长,但绿色也是嫉妒的象征。所以这些色彩可以是挑战,也可以用作工具。夜晚是蓝色的吗?

与现实生活相比,屏幕上的色彩空间要小得多,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人眼和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太神奇了!大量色彩平衡就发生在一瞬间!观看较小的屏幕限制了这种光谱。你无法感知黑色的范围,所以画面总是相对对比更鲜明。现实生活中没有真正的黑或白,四处也有着太多的反射。如果你仔细看,你几乎可以触摸到色彩。

任何屏幕都不能真实地展示真实世界,屏幕越小,观众的距离就越远——因此,对比度更强的图片会吸引观众的兴趣。图像构图也倾向于更清晰。我觉得很遗憾,影院的人气渐渐比不上家庭观影,甚至比不上人们通勤时看的即点即播流媒体,即使后者确实非常方便。在“影院内”的“观影体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诺曼·尼斯贝特制作的《Doctors Without Borders》。

出处:Kirill Grouchnikov | Pushing Pixels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调色艺与技——诺曼·尼斯贝特访谈分享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