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跳过漂白/漂白风格/跳漂(bleach bypss)
跳过漂白是什么?
传统的胶片跳过漂白冲印工艺会在彩色图像叠加黑白图像,这种工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高对比度、强烈的褪色效果。这种技巧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一直到现在都很流行。几十年来,这种技巧被用于一些电影名作中,包括《七宗罪》《贝隆夫人》《搏击俱乐部》《怒火救援》《百万美元宝贝》《少数派报告》《1984》《拯救大兵瑞恩》和《童梦失魂夜》。
还有很多影片也在数字中间片调色中模拟这种效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2017)。每家胶片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工艺来控制这种风格。一些例子如下:
ACE:Adjustable Contrast Enhancement(Deluxe)
CCE:Color Contrast Enhancement(Deluxe)
ENR:Ernesto Novelli Rimo留银冲印(Technicolor)
OZ:Olson/ Zacharia留银冲印(Olson/ Zacharia silver retention process,Technicolor)
NEC:Noir en couleur(LTC)
SB:Skip-Bleach(FotoKem)
SST:Standard Silver Tint(CFI)
EST:Enhanced Silver Tint(CFI)

传统胶片实验室是怎么做跳过漂白的?
彩色胶片最初是由感光的卤化银所构成的多层黑白分色片组成的。在冲洗时,卤化银层会被彩色染料所替代。在彩色胶片的冲印过程中,减少或跳过漂白冲洗会使图片上残留部分或全部卤化银,因而与彩色染料的结合更少。残留的银会增加对比度和颗粒,而染料减少则会使图像饱和度降低。有时,这也会导致色彩平衡发生细微变化,通常会使画面偏青。栗色和蓝色则会偏黑。
为了改变漂白液,实验室必须放弃正常的冲印过程,重新配置机器,回收更少的银。因此,这样做的成本更高,而且通常需要额外收费。
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技术配方。有些实验室只能完全跳过漂白;而其他实验室则可以通过跳过漂白加速剂来减少50%的漂白。Technicolor 罗马就因引入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 ENR 工艺受到赞誉。该工艺增加了一次单独的黑白冲印。这种过程更加可控,但却是不可逆的。
减少漂白可以用于任何彩色胶片的冲印流程,包括原始摄影机负片(OCN)、中间正片(IP)、中间负片或发行拷贝。在负片中跳过漂白会导致高光薄弱和死白,而跳过漂白的拷贝则会比OCN负片具备更深、更厚重的暗部以及更低的饱和度。

(将跳过漂白应用于负片的)冲洗结果总是难以预测的,所以更常见的做法是将跳过漂白应用在中间片或拷贝上。然而,在大量的发行拷贝上跳过漂白会增加更多的成本,因此在偏远或省级市场中,人们有可能会制作传统拷贝,并相应地对预期风格进行较大修改。
卤化银图像所带来的额外密度可以增加1-2档的曝光,因此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常见做法是欠曝一些,并使用较平的布光。另一种控制对比度的方法是在冲印胶片前先预闪胶片。许多电影摄影师还会建议你使用柔光滤镜和柔光网来补偿图像的锐利感。增感冲印也能加强色彩饱和度,但同时也会增加密度。理论上说,经过跳漂处理的胶片在二次冲印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做出了以上任意一种补偿措施,那么再进行任何正常的冲印流程都有可能导致负片出现薄颗粒。并且,还需要谨记,跳漂胶片在长期存储中稳定性更差。
跳过漂白的一些现代版本有什么?
双重中间正片更少见一些,它指的是制作彩色和黑白中间正片,然后将负片曝光至二者之上。这能带来更大的控制,但也比较耗时。产出的图像饱和度低,但和经过完整的跳漂冲印的图像相比,其暗部的对比度和细节丰富程度要更低一些。

精确度和灵活度是在后期制作中复现这种效果而非使用化学冲印的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的内容都采用数字摄影机来拍摄,所以跳漂工艺的软件版本就自然有了需求。由于胶片冲印不可预测,所以数字中间片解决方案的一个诀窍就是在饱和度和亮度之间建立相关关系,让一个参数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参数。
(未完待续)
出处:Kevin Shaw | Finalcolor
翻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