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导演扎克·克雷格(Zach Cregger)凭借《野蛮人》(Barbarian)一片在恐怖片领域一鸣惊人。这部由乔治娜·坎贝尔、比尔·斯卡斯加德和贾斯汀·朗主演的影片情节曲折、出人意料。它成功地将恐怖、幽默和出人意料的元素巧妙融合,在影院和流媒体平台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克雷格凭借《野蛮人》一片完成了他的独立编剧和执导影片首秀,同时,这部电影也巩固了克雷格作为恐怖片现代大师及“必看作者”的地位。粉丝们一直对克雷格的下一步影片翘首以盼,想看他能否给出超越《野蛮人》令人难忘的第二幕反转,彻底颠覆了故事的新作。克雷格的回应之作《凶器》(Weapons)证明了他首次涉足恐怖片取得成功并非偶然。


《凶器》与《野蛮人》一样,故事设定看似简单:在凌晨2点17分,一群三年级的小学生(除一名男孩外)离开家后神秘失踪。这样的噱头让人很难不被吸引,而华纳兄弟出色的精简式营销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期待。在影片《凶器》的海报中,失踪的孩子们独特(且明显不自然)的奔跑姿势,甚至在上映前就成为了极具辨识度的恐怖视觉元素。凭借犀利、出人意料的搞笑和惊悚的剧本,以及主演们的精彩表演,《凶器》理应跻身现代恐怖片佳作。



图源:FilmMonger
主演乔什·布洛林:我真的在拍摄中途睡着了!
在《凶器》中,乔什·布洛林(Josh Brolin)饰演阿切尔·格拉夫,这位父亲的整个人生都因儿子的失踪而变得天翻地覆。他满脑子都是儿子的失踪,这不仅让他无法专心于自己的承包商工作,每晚更是只愿睡在孩子的床上。在影片中,阿切尔多次蜷缩在儿子的蝙蝠侠床单里,虽然这种行为带着一丝黑暗和悲伤,但这确实产生了片场一件趣事:布洛林竟然真的在拍摄过程中睡着了。
上月底,在《凶器》洛杉矶新闻发布会上,CinemaBlend 采访了这位演员,他也证实了这一点。布洛林说:
“当时有个镜头是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拍摄我,但是我在这个镜头拍摄途中睡着了。按照情节设定我本该在做梦的,或许我当时确实在做梦。只是我没有做电影里的那个梦。但没错,我真的睡着了。”

图源:IMDb

尊正监视器现场直击“含笑中斧“的灭霸本霸
图源:Marvel

当时他很累,又正好躺在舒服的床上,这就相当于告诉大脑“该睡觉了”。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对此有同样的经历……虽然大多数人没有用摄影机记录下这一刻。幸运的是,编剧兼导演扎克·克雷格对此只是一笑而过。乔什·布洛林表示:“我工作的时候一般不睡觉,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在经历过两个半月在不同项目间切换的日子之后,这就是个打盹的好机会。他(导演扎克·克雷格)笑了,他觉得这很有趣。”

图源:CBR
独特的叙事结构

克雷格在《野蛮人》中也运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 —— 先揭示故事的重大转折,然后在影片中段到片尾补充背景。因此,很自然地,《凶器》也没有采用传统叙事架构。在本片中,克雷格采用了个人主观视角式的叙事手法,依次聚焦不同的角色,零零碎碎地揭示完整的故事。这种构思很巧妙,原因有几个。首先,这样做主要是能让观众体会到角色自身所感受到的不确定性 —— 贾斯汀·甘迪(朱莉娅·加纳-Julia Garner饰)是一位问题重重的酗酒三年级老师,她班上的学生消失了,而她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观众也是一样。这使得影片迅速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紧张感。
甘迪的视角出现在影片的开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加纳的表演非常细腻。贾斯汀则是一位精于算计、悲情多疑的人物,而加纳则将这些特质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也是故事中实际的“英雄”之一,让这样一个有严重缺陷的人担任这个角色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独特之处。
同样,乔什·布洛林饰演的阿切尔·格拉夫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失去孩子的父亲。他的儿子马修是失踪的男孩之一,而在他无尽的悲痛中,我们了解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后悔无法告诉儿子他爱他。他对马修失踪的反应就是痴迷于解开谜团,并带有明显的愧疚,也忽视了他的妻子,并造成了一些财产损失,直到克雷格现在标志性的令人震惊的叙事转折将他推入了与加纳饰演的贾斯汀之间不稳定的伙伴关系。
其他角色的视角还包括亚历克斯·利里(卡里·克里斯托弗-Cary Christopher饰),贾斯汀班上唯一没有失踪的孩子;保罗·摩根(阿尔登·埃伦瑞奇-Alden Ehrenreich饰),一位梅布鲁克的警察,也是贾斯汀的前男友;以及吸毒成瘾的轻罪犯安东尼(奥斯汀·艾布拉姆斯-Austin Abrams饰)。在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下,每个部分都精彩纷呈。艾布拉姆斯凭借在《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和《亢奋》(Euphoria)中的精彩表演而为人熟知,他在饰演倒霉的安东尼 —— 这位无意中直接卷入了梅布鲁克孩子失踪案的人时,注入了一种病态且备受赞赏的幽默感。
基调的平衡运用

《野蛮人》以其微妙的基调平衡和黑色幽默脱颖而出。它之所以能如此出色,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克雷格的喜剧经历和他的背景 —— 他是喜剧剧集《你认识的最白的孩子们》(The Whitest Kids U’ Know)的初始演员之一。这位编剧兼导演在《凶器》中再次将喜剧与真实的惊悚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影片中情感爆发的时刻、紧张刺激的惊悚场面,以及让人捧腹大笑或紧张得“这是什么鬼”的笑点,都得到了同等的分量。真正令人瞩目的是,这部电影巧妙地平衡了所有这些元素,却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基调。
恐怖片爱好者对各种子类型都了如指掌,而恐怖喜剧是最难驾驭的题材之一。重要的是,《凶器》不能被归类为恐怖喜剧。它的幽默也并非矫揉造作。克雷格巧妙地展现了当真正失控的事情发生时,恐怖与喜剧是如何轻松融合的 —— 许多角色的反应之所以有趣,仅仅是因为它们正是真实人物在面对《凶器》在第三幕中逐渐升温的疯狂行为时的反应。谁不会像布洛林饰演的阿切尔那样,在从关于失踪孩子的迷幻恐怖梦境中醒来后尖叫“这叫什么事啊?”呢?
片尾:融合恐怖与幽默
观看《凶器》最好的方式是不带任何信息地直接观看。为了避免剧透,可以说,影片的叙事模仿了《野蛮人》著名的不可预测性,并贡献了近年来一些最令人难忘的恐怖场面和场景。克雷格的剧本也成功地抑制了向观众过度解释的冲动。这个犀利而巧妙的故事理所当然地认为观众会跟上剧情。在这类电影充斥着大量解释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过多的信息和草率的结局会拖累原本引人入胜的概念。这也有效地使故事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 对未知的恐惧和不清楚事情全貌的紧张感始终无法完全消除,因为观众并没有得到直接的解释。
结局也同样大胆。《凶器》时长达两个多小时,是一部罕见的可以轻易增加片长而不受时长所累的电影。克雷格不把影片做得信息量太大,以及他对结局止于何处的精确选择,或许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但说到底,为了保持影片贯穿始终的那种不适感和不安感,这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
《凶器》最适合在大银幕上观看,旁边都坐着恐怖片迷。这部电影引发的反响只会提升观影体验,在家观看时可能感受不到同样的效果。


超高清 HDR 调色利器 —— 尊正XMP270监视器,1000 nits 峰值亮度和27英寸小尺寸,尺寸灵活,适配前后期场景,荣获 2025 CineGear Expo 摄影机配件类技术大奖荣誉提名。欢迎进入尊正商城了解更多尺寸、功能、系列的尊正监视器与色彩管理设备。

QD-OLED 时代到来
超高清HDR全流程解决方案
从显示到监看 ——
方寸无拘,视域无垠,创作无疆
出处:Caralynn Matassa | CBR,Eric Eisenberg | CinemaBlend
编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
分类:设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