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影师:明确摄影机策略

影视制作

电影摄影之艺术在于追求运用有悟性的视觉决策来讲述故事。完成剧本分解,确定了剧本情绪、内涵、角色发展之后,下一步我称之为创建“摄影视觉概念”,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开始做出自己的体悟式的视觉决策。这套决策以特定的术语明确摄影师对于运用布光和摄影机等摄影工具传达故事内涵和情绪暗示的规划。今天的文章中,我们聊一聊如何把内涵转化为明智的策略,运用摄影机充分发挥叙事潜能。我要通过最近我作为摄影指导拍摄的电影(《Pater》(“父亲”的拉丁文)来讲解几个概念。

《父亲》这部电影就是两个外星生物的故事,一个叫Progenitor(元祖),英明坚忍却在极速老化;另一个叫Janus(两面神),时而像个孩子,时而像个大人。两人孤注一掷在找寻一种还未终结的高等文明。一个挨一个星球的寻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一次,两人锁定了一个来自神秘的棕褐色星球的信号。

从内涵层面,《父亲》首先是对人类的告诫,因为影片中这对外星父子找到的“死亡星球”就是地球的讽喻。但《父亲》的情感内核是两个任性个体之间的牵绊。《父亲》也是一部讲述亲子关系的电影,父母有责任教导子女如何在自己离世后生存下去。

再次了解了故事内容,我们进入到本文最重要的部分:为你自己的影片创造明智的视觉概念。

什么是视觉概念?

视觉概念不难理解。本质上就是对于如何规划角色情绪的视觉表达来传达影片内涵的决定性策略。但视觉概念这个术语对于不同部门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在美术部门,视觉概念与创造出角色生存的独特世界的实际景观相关。然而对于摄影师和摄制组而言,视觉概念关乎的是两种最基本的工具:摄影机和布光。

有些视觉概念是以含糊宽泛的术语描述作品的基调和情绪,不会具体讲述如何在视觉上实现这些效果。我个人偏好具体化,至少做到在视觉预览阶段就能有具象,这样方便我和自己部门的其他成员,比如灯光总监、机械组长、掌机等有效沟通我的想法。我越早能给出越具体的信息,大家就越能更好地理解拍摄的摄影目标以及如何将其实现。

我构建视觉概念的第一步从决定影片中你想要体现的关键内涵点开始。有了它才有切实进行视觉决策的依据。在《父亲》当中,虽然电影的寓意是要告诫人类不要自我催婚,但影片的情绪内核重点还是在年轻的两面神和快速衰老的元祖之间的亲子关系上。通过聚焦这层父子关系的内涵,我们希望带动观众体悟电影的情感,而不是其中的信息。

明确好要聚焦的内涵点之后,就开始创作视觉概念之——摄影机策略。

摄影机策略

摄影机策略无疑是摄影指导在视觉前期制作当中要完成的最广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个策略可以再细分为众多不同次级类别和范畴,但其中有几样有绝对的重要性。即形式、构图和运镜。但你也可以按照传统范畴规划(如镜头、焦距、滤镜等),主要就是要针对你的作品制定自己的摄影机策略。

形式:指的是最适合该影片的画面捕捉媒介。使用胶片拍摄还是数字化拍摄?胶片尺寸或传感器大小多少(s16/s35/全画幅/70mm)以及原因。如果用胶片拍摄,用什么胶片?如果数字化拍摄,用什么画面设置或应用什么LUT?用什么分辨率拍摄,为什么?

在《父亲》中,我们使用索尼F5进行了数字化拍摄。  主要原因是因为那台摄影机超凡的敏感度,2000的超高原生ISO,甚至在6400时画面仍然相对干净。因为我们的拍摄要在一些极暗环境中完成(导弹发射井、废弃的花岗岩采石场),摄影机高度感光才能让我们在定制设计的航空服中布好光,并且用小型电池供电设备就能实现,这样就无需使用发电机了。

使用F5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摄影机画质相对清晰,并能直接拍出一种贫瘠感。完美契合我们搭建的飞船场景,因为画面的贫瘠何以增强角色身处环境的实际的不毛之地的感觉。

最后一点,虽然影片将会制成2K母版,但我们用索尼R5可以进行4K拍摄。这额外的分辨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过采样的2K素材不仅比原生2K素材更清晰、细节更丰富(这能再次有助于呈现上述的荒凉的审美),同时还因为整部电影中有几个镜头需要进行大量的合成处理。额外的分辨率能给视觉特效师提供样板,尽量达到精准。

构图:如何合成画面,合成画面又会如何传达影片的潜层内涵?第一步要选择影片宽高比。

确认之后,需要决定如何为角色构图和这么做的理由。要从低角度、高角度还是平视角度拍摄?用特写构图还是保留广角镜头,为什么?构图中如何运用负空间/留白?如何运用层次深度?

《父亲》中我们选择经典宽屏2.39宽高比是因为是因为宽景框提供了富余的负空间。因为《父亲》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我们的主人公最终可能孑然一身孤存于宇宙间,于是我们把角色置于构图的最边缘,用负空间在视觉上描绘双方之间的区隔。

我们的外景镜头中,主角两人探索棕褐色星球的时候,那段大部分构图用超广角镜头(角色在景框中就是小小一点),这是为了强调宇宙中的孤独感,预示这一趟旅途可能不会如人意。

因为我们关注影片的关系体现,所以我们很大一部分场景是动态或静态的主镜头,通过走位传达角色关系。精心设计的构图配上不同景深对于这些类型的关系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对比的表现工具,但更重要的是提前排布好走位。

运镜:你想在自己的影片中运用什么稳定法?稳定杆、斯坦尼康、轨道车、摇臂、手持?这些方法(或组合起来)如何帮你说好故事并以视觉表现强化角色情感?要用什么样的运镜方式,为什么?摄影机镜头保持锁定还是会有微妙移动?顺畅流动还是狂野运镜?

《父亲》的内在表现了情感的束缚和抑制。元祖虽然内心情绪澎湃,但大多数时候压抑了这些情绪,表现得相当理性。直到父子遭遇了令人警醒的现实,加上自己的健康不断走下坡路,才引发了一场爆发的情绪宣泄,这是一般而言一个坚忍克己的角色不太可能出现的表现。

为了反映这场情绪转折,我们刻意在影片前半部分把摄影机动态降到最低价(用稳定器和轨道车),在这个部分,元祖克己而抽离于自己病痛的情绪暗示。在影片的这个部分,通过缓慢移动摄影机(慢到几乎难以察觉),我们在视觉上传达出了语言没有表现出的情绪暗流。

而随着元祖进入情绪宣泄模式,摄影机运镜也随之改变。通过巧妙应用狂乱的主观镜头手持运镜,我们既强调又反映出了这个人的情绪状态,借此希望让观众对角色感同身受。

镜头与滤镜为影片选择什么镜头?你的角色最适合什么焦距,为什么?空间压缩和景深如何帮你讲故事?如何设置光圈,为什么?你会在镜头前运用创意滤镜(如对比或模糊滤镜)吗?为什么?

由于元祖的情感特性是压抑坚忍的,我们也通过镜头的选择模拟他从克己、不动感情到宣泄的转变。影片前半部分的镜头选取相对更广角,逐镜头用18或21mm,过肩镜头用35mm,特写和插入镜头选用不常用的50mm。这种偏广角的视角持续到情绪宣泄的瞬间,此时我们切换成了更长焦的镜头,如85mm和135mm。

我们使用的镜头种类和品牌选用了蔡司的CP.2,因为它能拍出干净、高对比度画面,同时价格相对可以承受。理想的情况下,这样的项目我会使用Master Primes镜头,但那套镜头贵得吓人。于是乎最终使用了CP.2。

我们除了ND镜、偏光镜就没有再使用任何创意滤镜效果了,像有色滤镜、柔光滤镜或其他的我们都没有用。我们追求干净、高对比度的画面很容易通过我们所选的摄影机和镜头实现。

总结

如你所见,在摄影前期制作流程中,创建可靠的摄影机策略至关重要。基于剧本、更是基于作品内涵和角色情感来制定这些技术和创意决策,你的摄影才是成功的摄影,才真正把电影摄影变成有力的故事叙述维度。(T)

作者:Rob Hardy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影视制作
虚拟制作教育与培训:案例学习

〖更新至2-5〗目前,虚拟制作的使用正快速增长。以前,虚拟制作仅用于在虚拟布景中拍摄的项目,现在,它还被用于拍摄一些没有LED墙的项目,目的是在拍摄前查明和解决问题。

影视制作
DP海伦娜·卢瓦尔特谈《奇美拉》

意大利北部乡村的冬夏两季截然不同,在此拍摄《奇美拉》(La Chimera)便面临着某些挑战。摄影指导(DP)海伦娜·卢瓦尔特(Hélène Louvart,AFC)分享了自己在《奇美拉》故事景观中用各种技巧唤起了荒凉但又乐观的影调。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色彩管理

〖更新至20-31〗色彩管理管线在现代后期制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些管线仍然给许多人带来了很多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