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度

科普版块

明度,顾名思义,就是“明亮的程度”,也就是光的能量值的绝对大小。

要理解它,我们从黑白灰开始阐述最为清楚。

这是一个灰阶图,简单的说就是从白到黑的12个色块,放在标准灰的背景上,围成一个圈,他们的明度是不一样的。

既然明度描述的是明亮的程度,那么,我们来看看这12个色块的反射谱:

最上面反射率最高的线,就是白色色块了,而从蓝色光(~400nm)到红色光(~680nm)的反射率都在80%上下。

反射率越高,明度越高。图中,明度最高的那条线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人眼感知为白色。

最下面的一条线,反射率最低,接近0%,它的明度最低,人眼感知为黑色。

灰色的,就介于白色和黑色之间,颜色越深明度越低。

如果把这些黑白灰加上颜色,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看看绿色的光谱情况:

从①到⑤,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颜色依次变“深”了。

但是要表述得严谨,应该描述为:色调/色饱和度保持不变,明度降低。

因为光谱特征完全没变,仅仅是光的能量值依次减小,使得明度依次降低。

那么为什么不能简单的说颜色变“深”了呢?请看下图

④和⑥都比①的颜色“深”吧?但是这两个颜色深得不一样,一个仅仅是明度下降,一个明度和色饱和度都下降了。所以光说“深”是不严谨的。

换一个角度理解,在明度特别特别低的时候,人眼对色相的辨别能力会下降,极端情况下就直接变黑色了。

下面的图中,左图是完全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来的,由于中间的色块明度很低,所以人眼感知它为黑色。但是,和右图真正的黑色比较,二者还是有差距的。

参考资料:《颜色的前世今生》

views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ng Shot

许多电影喜欢使用远景镜头开场,仿佛展看一个全新的图景,邀请观众进入画面中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gline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ip Sync

“lip synchronization”的缩写,直译嘴唇同步,即通过跟随已经录好的声音或画面中人物说话或唱歌的唇部运动进行嘴型匹配,达到音画同步,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