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新:用水藻“打印”照片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Russell Marx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使用很多媒介和技术来打印照片了。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用水藻?这就是摄影师Russell Marx在实验的事情,而且结果让人惊叹。

Marx说:“我一直很喜欢生物,微生物艺术就是我的灵感来源。我想要把摄影和科学结合起来。我记得有一堂生物课上,大家把锡纸盖在树叶上,在绿叶素上做出图案。我经过改良,想到了一个方法,让水藻长成照片中的图案,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对比度和均匀度。”

所以,Marx进行曝光的时候,用的不是相片纸上的感光化学物,而是水藻这种对光很敏感的生物。

 “如果最后的图案要清晰,那么水藻必须乖乖呆在原地。所以首先,我把水藻放在琼脂凝胶中,不让它到处跑。我找到了小球藻这种单细胞亚种,它比水重,所以会沉到培养皿底部,这样整个培养皿上层是清澈的净水,下层是深绿色的水藻。”

“小球藻这样的特性能让我充分地混合水藻和水,让它们沉淀下来,不用担心它们会乱跑。”

准备好后,Marx就把培养皿搬到放大机下,把负片图像投影到水藻培养皿上。

Marx用的负片原图 图片来源:Russell Marx

培养皿在放大机下 图片来源:Russell Marx

“光照越多,水藻长得越快。所以亮处的水藻长得比暗处的水藻快,最后它们就会长成绿色的正片。”

如果你想自己试试,记得要用玻璃培养皿。

 “我刚开始用的是塑料培养皿,但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光合作用,水藻把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所以小氧气泡就聚集在培养皿底部,在画面上挤出了几个小洞洞。”

“于是我换了玻璃培养皿,玻璃很光滑,气泡就很难成型了。”虽然普通放大机的曝光时间是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但是水藻的曝光时间需要一周。

成品 图片来源:Russell Marx

 “打印”出水藻后,如何保存呢?

 “最后,水藻图案会依附在底层,如果倾斜角度不大,它是会牢牢贴在底部的。你可以用吸管把上层的水吸出来,再倒入树脂,就可以保存很久了。”(T)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