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No Film School
如果你想成功过渡到在家远程工作,那么需要考虑这10个关键问题。
一.如何有效沟通?
二.如何获取文件和资源?
三.如何共享评审文件?
四.如何管理反馈和创意对话?
五.如何与其他协作者工作?
六.如何存档资料?
七.如何维护项目备份用于重剪?
八.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与工作?
九.如何在家保持良好的工作领域分界?
十.如何发挥远程工作的优势?
三. 如何共享评审文件?
一开始你可能没那么重视评审问题,但你剪辑评审的流程会深深影响客户对你工作的认知,连带影响创作团队收到的反馈。
例如,如果你通过某种传输服务发送需要下载的文件,有可能会遇到企业防火墙屏蔽访问权限,或客户无法在文件到期之前下载的问题。这就会让客户产生挫败感,这样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带入评审过程。
并且如果客户自主给你发回一系列修改清单,他们很可能会选用自己最熟悉的传输媒介,而对于创意反馈来说,客户所选的传输媒介可能并非最好的选择。另外,客户的注释可能不带时码参考,他们还可能看不到其他人已经给出的反馈。
不用说你也知道,在各种沟通/反馈APP之前来回切换(比如在邮箱和非编软件项目之间切换)特别浪费时间,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所以何苦这样?
更优解决方案是使用Frame.io搭配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Avid Media Composer、Final Cut Pro X和达芬奇的拓展文件,这样可以直接在你的非编软件中进行基本的评审/批准流程。
可以快速上传剪辑片段,保持其中的版本控制,实时下载客户评论,直接在自己的项目文件中完成修改任务。任务管理、注释、标记等功能也会提升使用体验。
但如果你的客户拒绝使用现代的平台,只想用“纸面”注释,我推荐Premiere Pro可用的Primal Cuts的PDF查看器。
这个工具能够让你在自己的非编软件中打开客户注释的PDF,这样至少让你不用切换软件。这虽然算不上最好的选择,但这是在别无他法的时候的一点帮助。
四.如何管理反馈与创意对话?
一个项目的成功,或更进一步说,与客户关系的融洽,往往是创意对话与反馈的枢纽。
点子、创意性建议和主观决策都是带有自我的表达。希望你在创意层面上全心投入到项目中,能足够重视成品的艺术表现。不过到头来,剪辑师还是要服务于客户的创意构想/目的。
我建议你小心处理创意建议。一贯遵从客户构想的基础上,对于客户提出的会影响项目最终效果的尚不完美的点子,要提出良性的“忠于客户构想的反对意见”。
取决于你和客户合作的熟悉程度或客户对媒体的内行程度,对于反馈沟通应采取不同程度的操控和参与。
而如果你此前从未和某位客户合作过,或他们视频制作经验不足,你还可以安排与客户进行电话或视频通话,让客户直观观看你在剪辑室工作。
这样你能看到客户的反应,可以随时答疑(现在图像变成了辅助工具),并解释你的一些剪辑决策。
但如果你有自信客户不需要这么深入的互动,那么就可以给客户发送评审链接,等待他们反馈即可,这种方式效率更高,省了大家的时间。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根据项目所处阶段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前期的“内容剪切”可能需要客户更多参与,因为初期的视觉呈现效果是未经修饰的,可能对于没那么熟悉剪辑流程的客户而言,他们会提出一些问题。
这个流程完成后,之后采用精确到时码、细节内容的评论能更好地处理特定剪辑、文本元素或其他问题的微调。
无论你如何处理反馈和创意对话,若反馈当中有不明确的地方或你觉得马上一个电话能大大改善现状,那么就打电话直接沟通,别来来回回发20几条信息或邮件。
最后一个建议,尽量在特定反馈环节涵盖当前阶段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这不仅为大家省时省钱,避免持续零碎的反馈,还能帮助减少令人不舒服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制片人和客户满意了,但客户的上级此时才加入,看到的已经是第7版,但却说什么都不满意,那就糟了。
我之所以喜欢集体反馈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对剪辑的评论是所有人可见的,这样客户自己就可以直接在评论中回复建议或讨论点子,通常他们自己就会把最糟糕的想法淘汰掉——你什么都不必说!
作者:Jonny Elwyn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