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镜头构图,三分法都是基础。你的下一个项目当中,就把本文介绍的技巧应用起来吧!
当你刚开始学习焦距、摄影机和镜头构图的时候,一定会学到的最基础的前期概念之一就是三分法。如果你对此概念还不熟悉,Grace Fussell是这样定义三分法的:
在任何图像上想象一个3×3的网格。你应该将图像中的关键元素参照这个网格来对齐——让关键之初都在“聚焦点”上,也就是在网格线交汇处;要么沿着或就在网格的垂直或水平线上。对于复杂的多层对象的图像,你也可以融汇这两种用法。
三分法是初出茅庐的电影人要学习掌握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图片来自:圣丹斯学院
按照Fussell的解释,3×3网格上的线是人眼会自动进行信息搜索的地方。当你将图像的主要焦点内容沿着网格线排布,对于观众而言看起来就更赏心悦目。
相当于通过网格给观众以观看指导,告诉他们该看哪儿。比如上方的郭共达的《在哥伦布》的例子,主角只占了构图很小的一部分,而背景占了剩余的部分。
如果你想了解三分法的更多内容,这种构图法与静态图像息息相关,那么请一定要阅读Fussell的文章。本文主要讲述的还是三分法在动态影像中的应用。
构图元素的放置
这个镜头中三个构图元素平均分在不同的网格内。图片来自:华纳兄弟影业
在一个典型镜头当中,拍摄对象应该在网格划分的区域内。拍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而人与物通常是存在互动关系的。两者可对立于构图两边,或是像在上图《一个明星的诞生》的例子中,分为了三个部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物体需要利用周遭环境才能让观众看得更明白。如果一个角色确定在构图中的特定位置,那么通过相应地填补构图中剩余的位置,就可以为镜头增加深度与意义。
构图中的留白构成了与屏幕之外的对象的互动。图片来自:新线电影公司
三分法的另一个应用策略就是它具有引导性。当你将影片画面中的角色与其所关注的对象放在构图中对立的方向上时,就是在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这种技巧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因为当人眼看到不完整的信息时(比如当演员的视线焦点看向的是屏幕之外的某内容时),人们就想要将没看到的部分补充完整。在上图中,拍摄对象正在给在屏幕之外的对谈对象展示某个东西。虽然镜头左侧并没有出现对谈对象,但人脑会自动推断构图的那一侧是有个人的。如果拍摄对象没有这样的引导空间,这个镜头看起来就会很不对劲。
可以在摄影机屏幕上加一个网格覆盖层,让镜头构图更轻松。图片来自:派拉蒙影业
当你在片场的时候,可以在摄影机屏幕上添加一个网格层,真的可以有助于构图。使用网格覆盖层还能有助于后期操作。
所以,如果你觉得一个镜头怎么拍都拍不出你想象的效果,别急,可能只是因为拍摄对象稍微偏离了构图点。
视线
将视线置于构图中容易被观众看到的位置,能让观众更自然地入戏。图片来自:华纳兄弟影业
利用三分法就能很好地确定视线位置。请看上面这个镜头。镜头中就只看到了角色的眼与脸。看起来就是感觉很自然。
这跟引导性概念是互通的,因为人眼会自动按照三分法网格线搜寻信息,所以观众就能轻易被角色的眼睛吸引,本能地去解读其中的情绪。
人可以通过读对方的眼神获取大量信息,所以如果将角色眼神置于构图中人眼容易寻找的点上,那么观众就自然而然就创建了与你想表达的东西之间的联系。
拉焦
如果你想要拍出一个成功的拉焦镜头,物体的摆放至关重要。使用三分法就能很好地确定物体应该摆放的位置。物体摆放得巧妙就像是可以通过拉焦真正掌控观众的目光。
在上面的视频中,论镜头释放的信息,邦德和他的马提尼两者都有极大的比重。焦点从前景转向背景传达出这杯酒对角色施加着某种影响。
你可能会说这两个拍摄对象离得太近了,但正是酒杯与邦德之间的“近”向观众传递出一种紧迫感和即时感。这个距离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距离再多远一点就切割了两者的关系,距离再近一点杯子会挡住主角的脸,那可就毁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角脸上重要的情绪反应。
三分法就是这样做。图片来自:迪士尼
总而言之,三分法虽然只是一个基础概念,但它对于镜头构图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曼达洛人》中,甚至看到可以在运动之中实现这样的构图和变焦,所以三分法的应用也不仅限于静态镜头。
作者:LOGAN BAK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