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能否真正反映现实?(完)

影视制作

讲故事是我们的天性

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也许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邪恶”:讲故事是我们的天性,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这么做。当人们问朋友“昨晚的聚会怎么样”,发问者并不真的想要一连串误区事件和行动的清单,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故事,包含着期待、冲突,以及一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隐藏含义。

人们似乎普遍能意识到,报纸或杂志上的文章是某位特定作者写的,因此,文章势必带着这位作者的个人印迹,但如果报道是通过视频拍摄下来的,人们似乎更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直接看到了现场情况,因此期望从纪录片保持中立客观。他们并不指望从文字报道中得到一样的客观性。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如何保持适度的诚实?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歪曲事实或带着偏见制作内容的指责?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它适用于所有的非虚构类作品,无论是论文、文字报道还是纪录片。发现操纵痕迹和彻头彻尾的谎言比找到足够真实的例子要容易得多。面对这种情况,你必须做出复杂、微妙和主观的判断。

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出你所看到的人,避免使用不符合人物性格的评论或者脱离上下文的并置镜头,这样会使观众看到的内容有失公平,尽管“公平”仍然是一种主观判断。此外,我认为电影制作者需要承认自己在纪录片中的存在,并将其处理得含蓄一些,从而向观众暗示这只是对局势的看法的一种,而不是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全然客观的窗户。(T)

作者:Roland Denning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纪录片能否真正反映现实?(一)

纪录片能否真正反映现实?(二)

纪录片能否真正反映现实?(三)

纪录片能否真正反映现实?(四)

views
影视制作
从何时开始,科幻片不再畅想美好未来了?

〖更新至4-6〗“丧世感”反乌托邦何以成为主流叙事风格?

影视制作
双 DP 谈阿方索·卡隆新剧《免责声明》:一种构想,两条路径

〖更新至2-11〗与其他剧集不同,这部 ASC 提名剧只有一位作者、一个方向和一个构想。

影视制作
影视内容虚拟制作的16个最佳用例

〖更新至4-5〗将实时计算机图形与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拍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