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对比度灵敏度阈和亮度适应范围(一)

科普版块

人眼虽然对不同的环境光具有不同的亮、暗适应性,但即使在某个亮度下,人眼察觉亮度变化的能力仍然是有限的,而且对不同的亮度B能察觉到的最小亮度变化△Bmin也是不同的。

但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可察觉的最小相对亮度变化△Bmin/B等于常数δ。常数δ称为对比度灵敏度阈或费赫涅尔系数。费赫涅尔系数与环境光的大小有关,通常在0.005~0.02范围内。对于视觉刺激来说,假定δ=0.01,表示如果原亮度为100cd/m2,亮度增加或减小1cd/m2,人们就能觉察出亮度变化:如果原亮度为1000cd/m2,则亮度增加或减小10cd/m2,人们才能觉察出亮度变化。

因为人眼对亮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高亮度1000cd/m2和低亮度100cd/m2时的相对视觉阈值δ并不变化,这种适应性是由人眼瞳孔大小调节和视网膜的感光物质变化形成的。高亮度时孔变小,进入视网膜的亮度减小,明视觉的锥状细胞起作用:低亮度时瞳孔变大,进入视网膜的亮度增大,暗视觉的杆状细胞起作用。也即两个不同背景亮度的画面,亮度变化在0.5%~2%,人眼オ能分辨出它的亮度差。

当亮度很大或很低时,费赫涅尔系数δ可增大至0.05。在观看电视时,由于杂散光的影响,δ值也取得较大些。

摘自《数字电视与平板电视中的色度学》

views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ng Shot

许多电影喜欢使用远景镜头开场,仿佛展看一个全新的图景,邀请观众进入画面中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gline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ip Sync

“lip synchronization”的缩写,直译嘴唇同步,即通过跟随已经录好的声音或画面中人物说话或唱歌的唇部运动进行嘴型匹配,达到音画同步,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