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用上HDR?那也应该关注它!(三)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Frame.io

关键点

且不论技术细节,对于HDR要理解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HDR代表的并不是一种性能的增强,反而其实是去除了人为设置的限制。在人眼视觉和现实光线下,高动态范围是一种默认条件,并不是额外增加的属性。

还要注意的是,HDR和SDR之间的划定还不算特别固定和规范,它会根据具体的标准和环境稍微变动。但若以上面说的“HDR是默认条件”这个概念为基础,我们就可以把动态范围和色域想得更微妙,首先是人眼视觉的全部动态范围和色谱,然后切入在图像采集、母版制作和重现过程中该在何处以及该如何进行划分。

在理想的成像工作流当中,我们可以采集、制作母版和重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以及色谱应该能和人眼视觉水平相当或高于人眼水平。但尚未出现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成像工作流,于是我们只能评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在哪儿,以及存在怎样的差距。

理解了这些核心概念,就可以来回答我们更大的问题了:如果我没用到HDR为什么要关注它?我的回答分5点。

1.更大的操控

当我们现在将HDR当成图像的默认状态时,就可以正视有些处理流程会截短图像原始动态范围或色域的问题了。

现实就是,任何非HDR的处理图像就是在做无谓的妥协。比如,在调色工作前期,你可能会使用Arri的LogC转Rec.709 LUT来平衡Alexa素材或将R3D素材解拜耳为RedGamma4/DragonColor2。

如此进行这两种操作时,都是在错误的时间点将完整的动态范围转为了局限的动态范围,并且所使用的转换方法是你无法控制的。无论你技巧多高超或目光多敏锐,在转换之后进行的任何创意操作都会因为前面的操作选择而受到影响。

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在整个调色中保持图像的完整动态范围,在图像处理管线的最后一步才将图像动态范围映射到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内,并且使用的是你能完全理解和操控的工具,比如达芬奇的色彩空间转换工具。

使用达芬奇色彩空间转换将图像从HDR转为SDR色彩空间。

为什么这样更好?因为我们明明白白地操控着图像从传感器到屏幕显示的整个流程,过程中可以避免多余的图像处理或在错误的时间点进行图像操纵,以此获得更完整的原始创作。

作者:Cullen Kelly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还没用上HDR?那也应该关注它!(一)

还没用上HDR?那也应该关注它!(二)

还没用上HDR?那也应该关注它!(四)

还没用上HDR?那也应该关注它!(五)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