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空间指南:原理与实践篇(二)

影视制作

3、在任何调色环境中,不同的色彩空间会使同样的旋钮和工具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调色系统下,每种旋钮和工具都是根据数学原理运行的,因此,它们的行为受到前后环节数学原理的影响,包括用于色彩空间转换的数学原理。

这意味着,要想获得一致的表现和结果,理想方法是于采集色彩空间和交付色彩空间之间,在工作流引入第三个色彩空间。我们称之为中间或调色空间。所有源素材都会映射到这个空间,最终再通过一次转换匹配到显示色彩空间。

为什么不跳过中间空间,等映射到统一的交付空间后再进行调色呢?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可能是在上游更大的色彩空间中进行调色效果会更好。这样最终成果出来得更快,看起来更好,感觉更自然。你可以把这一步看作是在蛋糕进入烤箱调整原料和在进入烤箱后调整原料的区别。

4、在理想的图像工作流中,色彩空间从采集到交付会逐渐变小。

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图像是在给定的色彩空间里,其他超出色域的色彩就永远消失了。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准确采集和尽可能久地保留尽可能多的色彩,作出妥协也只是为了更好的终端显示,这无法避免。

随着图像处理流程的展开,从采集到交付的色彩范围会不断缩小。像ACES这样较大的色彩空间会保持最高的图像质量,直到转换为指定的观看格式为止。图源: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根据这种原理,你的母版文件可以具有未来不受影响的巨大色彩空间,而这种色彩空间还可以针对其他显示设备轻松地进行转换。在后续章节中,我们会仔细讲讲这类工作流。(T)

色彩空间指南:介绍篇

色彩空间指南:定义篇(一)

色彩空间指南:定义篇(二)

色彩空间指南:定义篇(三)

色彩空间指南:定义篇(四)

色彩空间指南:原理与实践篇(一)

色彩空间指南:原理与实践篇(三)

色彩空间指南:原理与实践篇(四)

色彩空间指南:原理与实践篇(完)

views
影视制作
关注影视行业数据存储

〖更新至2-5〗Mission Digital的创始人兼技术总监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谈对数字电影制作的数据储存。

影视制作
《无名小辈》:这部传记片的后期制作都做对了哪些事?

《无名小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影视制作
现实与虚拟制作融合经验谈

Epic Games洛杉矶实验室总监康妮·肯尼迪(Connie Kennedy)和ASC虚拟制作编辑诺亚·坎德纳(Noah Kadner)与我们一起探讨了现实制作和虚拟制作的融合,并帮助我们了解虚拟制作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