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调色师:我如何用色彩引导观众(下)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Walter Volpatto

《敦刻尔克》是怎样进行颜色处理的?

Walter Volpatto:“《敦刻尔克》的主角是胶片拷贝。摄影师Hoyte van Hoytema和诺兰喜欢纯正的光化学工作流,想让电影看起来就是二战时期做出来的。《敦刻尔克》的每一个镜头都先是用胶片完成的,多数场景的风格都由光化学胶片对光的反应决定,很有创造力。”

 “剧组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让《敦刻尔克》的数字风格严格符合光化学工作流呈现的风格,这一过程更偏技术。调色师既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技师,把不同的元素组合起来创造出一部电影。我们的目标是让数字风格和胶片风格给观众同样的感受。”

 “刚开始,我们先分析负片和正片对光线的反应,考虑数字和胶片风格能否完美匹配。如果不能,就动用剧组所有的技术专家和创意专家,尽可能做出更加精准的效果。整整三个月时间,我们都尽力还原胶片拍摄出的每一个细节,准确展现出画面中大面积的蓝色和单调的军旅颜色。提升颜色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当然简单,但我们不想那样。除了色彩科学的各个环节,我们还在影院里并排播放电影的胶片版和数字版,看两个版本是不是足够相像。”(T)

《敦刻尔克》调色师:我如何用色彩引导观众(上)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