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师札记:《花木兰》中色彩对叙述的影响(完)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迪士尼

调色师娜塔莎用远程的方式和导演、摄影指导交流,直到项目结束前几个星期,他们三个才面对面坐下来。

导演说道:“我们和娜塔莎的交流十分顺畅,这部电影靠的是一种感觉。就算有时候我的描述很蹩脚,她也能快速明白我的意思。比如我会说‘红色有点太简明扼要了。’我觉得我用的词都不是很正确,但娜塔莎立马知道我在说什么,并做出相应调整。”

影片中的红色对数字中间片工作来说是种挑战。导演形容:“里面的红色给你一种它会尖叫的感觉。娜塔莎要制服它,让红色大胆、显眼、有冲击力,但又不会对着你尖叫。”

摄影指导说道:“拍摄时自然光会有变化,有晨曦交替,也会阴晴不定。娜塔莎的工作就是保持影片中颜色的连贯性,特别是红色要着重处理。有一次,她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调整红色通道,以保证整个电影的颜色是连贯一致的,这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

对于摄影指导来说,色彩对比度给画面创造了第三个维度。“比如拍一个夕阳西下时人们围坐火堆,身上映着火光的场景,我会在人物脸上的阴影部分加一点冷光线,不然整个人看起来就像单纯加了个橘色的滤镜,毫无对比度可言。”(T)

调色师札记:《花木兰》中色彩对叙述的影响(一)

调色师札记:《花木兰》中色彩对叙述的影响(二)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