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迪士尼
迪士尼在进行古装剧《多哥》的主体拍摄之前,先联系了调色师Siggy Ferstl,希望他能帮忙设计一个上世纪20年代的色彩视觉风格。《多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雪橇犬风雨兼程接力为人类运送救命疫苗的故事。
导演Ericson Core希望电影风格向当时的自然彩色相片技术(Autochrome)靠拢,突出具有年代感的紧张氛围。Ferstl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打造这种风格的新方法。
等到进行调色的时候,Ferstl已经根据要求打造出了这种风格,让影片仿佛就是在1920年用自然彩色相片技术拍摄的。
为了打造这个风格,他不能让效果仅是浮于画面表面,而是要让效果看起来就像是嵌入画面中一样。
分层法
Ferstl首先把工序分成了几个同时影响色彩的图层,还加入了镜头变形、复古伪影等效果。其中一个图层的微小变化也会影响其他图层,所以调色师需要对每个图层进行实时控制。
图片来源:迪士尼
这些图层其实是由子图层构成的,细节如下:
纹理:这组子图层根据Ferstl创造的“纸质”纹理打造,部分子图层纹理模仿相片的纹理和表面。
边缘:使用纹理效果调暗景框边缘。调色师在景框边缘插入了轻微的暗角和具有年代感伪影。但这个效果不是每一帧都一致,而是持续变化的。子图层给画面增加了一点边缘变形的效果,模拟镜头的衍射特质,这种特点在上世纪20世纪早期尤为明显。
镜头效果:摄影指导拍摄时用了现代镜头和镀膜,但Ferstl更想达到一种未镀膜的、不那么精细的光学效果。这里的子图层有轻微的变形和虚化效果。
染色:Ferstl应用了一些深褐色的染色效果,来增强年代感。他还给一些蓝色调明显的外景加了深褐色,让图片变得温暖一些。
颗粒效果:调色师没有模仿胶片颗粒,因为和画面不太匹配,但他的确想要一点颗粒的效果。他用调色软件创建了颗粒图案,把它渲染后再带回调色软件中,用不同的速度播放这个图案。最后他们敲定了6fps的效果,把它加到画面上,体现一种老派电影的风格。这个风格非常轻微,和整个画面有机结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