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发展简史

科普版块

1963年,美国 New York大学的Pope等人第一次发现有机材料单晶蒽(Anthracene)的电致发光现象,拉开了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序幕。但由于过高的驱动电压、极低的发光效率,有机电致发光一直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态中,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OLED技术的研究起源于邓青云(Ching Yun Deng)博士的一次意外发现。邓青云博士1947年出生于香港,1975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加入美国柯达(Kodak)公司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的一天上,邓青云博士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了实验室。回到实验室后,他发现黑暗中有一块东西在闪闪发光,打开灯一看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用的有机蓄电池。好奇心驱使他开始研究OLED。

1987年,柯达( Kodak)公司的邓青云等采用了小分子有机材料和夹层式的多层器件结构,制作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驱动电压低于10V下,外量子效率达到1%,发光效率为1.5lm/W,亮度大于1000cd/m2,这在亮度和效率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开辟了低工作电压和高亮度的商业应用,开创了有机电致发光的新的时代。邓青云博士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2011年,邓青云与两位同行共同获得了沃尔夫化学奖,这是在化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大奖。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 Burroughes、Friend等人成功地以涂布方式将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在OLED上,制成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ED,PLED),简化了制备工艺,开辟了发光器件的又一个新领域——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由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柔韧性和机械加工性能都比有机小分子材料优越,并且器件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因而高分子聚合物正逐渐成为有机发光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除英国CDT(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公司外,其他如荷兰飞利浦( Philips)、日本东芝(Toshiba)及日本精工爱普生(Seiko Epson)等公司亦在从事PLED的研究。

1997年,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Forrest等人发现磷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可能到达100%。

现在,OLED的产品在手机、MP3、MP4、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可穿戴产品、车载显示面板等中小尺寸屏幕产品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大尺寸屏幕产品应用方面,2011年韩国LG公司率先开发出55in的 AMOLED电视显示屏,并于次年率先投入量产。2013年年初,LG和三星公司相继推出了OLED电视产品,并于当年9月在中国上市。在2014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包括创维、TCL、长虹、海尔、康佳等在内的国产品牌均展示了各自的OLED产品,标志着OLED开始走向大尺寸应用。OLED是继CRT、PDP、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器,很有可能成为平板显示器的未来之星。

*摘自《数字电视原理》第3版

views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ng Shot

许多电影喜欢使用远景镜头开场,仿佛展看一个全新的图景,邀请观众进入画面中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ogline

说到电影,“好莱坞”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联想到的代名词。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谁还没有个小小的“好莱坞梦”呢。圆梦第一步,“talk the talk”,至少在语言上要理解其中的“门道”。

C:\Users\ZUNZH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44\wps1.png
科普版块
A-Z电影英语科普小课堂:Lip Sync

“lip synchronization”的缩写,直译嘴唇同步,即通过跟随已经录好的声音或画面中人物说话或唱歌的唇部运动进行嘴型匹配,达到音画同步,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