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如何为自己“正名”(上)

行业观察

图片来源:raindance

DIT到底是什么?人们一直讨论这个问题,虽然有一些看似教科书式的“定义”,但真正量化DIT的工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题。你和DIT交流得越多,就越能感到,他们对此的感觉一直在变化中,这是不正常的。如果你问飞行员他们是干嘛的,得到的答案都是统一的,导演、场记、DP也是如此。这就表示,DIT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他们面前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机遇,既可以通过塑造行业走向来把握自身命运,也可以被动等着“被定义”直到被边缘化。

本文建立在大量的片场工作经历之上,也建立在与监制、制片人、制片公司的交流之上。我每年都会对超过100个的项目进行片场样片流程监督,加起来的拍摄天数超过1000天。当然,我不是万能的,但和很多DIT以及DIT的雇主打过交道。

如果你问一个DIT平常会做哪些工作,得到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我更想知道给DIT付钱的人怎么看待他们的工作。

DIT的工作内容是有争议的,我觉得这件事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有的读者可能觉得“有争议”这个词显得有些极端,不过事实就是人们对DIT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的讨论从未停止。而且,很多DIT质疑,有什么必要去证明DIT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吗?这可以理解,毕竟地球上的生物都不想到“非得证明自己存在的权利”的地步,不过DIT一直滑向这个深渊。而且,针对DIT讨论是自上而下的讨论,也就是说DIT并不是这个讨论的发起者。首先,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反DIT”的想法是没有远见的,但是,我也看到有的项目不用DIT也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出了什么问题?

就我的经验而言,DIT困境比某些人想象的严重。在电影行业,DP、场记、导演和摄影机操作员都不会被问:“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但在制片办公室和线上成员会议中,“到底需不需要DIT”这个问题却屡屡被提及。我个人就参加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此类会议,作为DIT的支持者,我每次都投票“需要DIT”,但仍然有很多项目最终不雇DIT,或者把DIT归到一个附属功能中。这就促使DIT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他们是被定义的。只要你是被定义的一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跑过来定义你,你要为自己“正名”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行业发展的方向就会不可避免地转弯。

而且令人意外的是,不仅DIT被定义,连后期公司也受到挑战。在很多制片人眼里,DIT和后期公司创造的价值配不上所拿的钱。出于经济动机,每个人都想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后果可能是难以估量的。(T)

作者:Michael Cioni


DIT:如何为自己“正名”?(下)

views
The Future of Production Workflows - Definition
行业观察
影视制作工作流的未来

〖更新至3-4〗新工具的加入,会给工作流带来什么变化?

行业观察
尊正海外将于7月1号上调商品价格 现在下单立省!

具体涉及如下产品:DM231、DM242、XMP310、XMP550 和 XMP650。

行业观察
SXSW 2025摄影机分析:ARRI ALEXA 35称霸电影节

SXSW 另辟蹊径,形成了一个“集流区” —— 技术、音乐与媒体在这场盛会上跟大胆的独立电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