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制作中的几个易错陷阱(上)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indiamart

转码不会让画质变高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话题。无论你去哪个论坛,都会有人问,如果我把压缩后的8bit h.264等摄影机素材转换到更厉害的10bit ProRes或DNX等素材,画质会变好吗?

听起来挺有道理吧?很遗憾,数学上并不支持这个观点。转码到一个更好的编解码器并不会凭空增加画质。无论是从8bit转到10bit还是从4:2:0等压缩的色度采样值转到4:2:2等更强劲的色度采样值,都不会让画质变高。

我们这样想想:

单纯把某个素材放到更大的文件夹里,并不会提升它的画质。

我们把素材比作一杯蛋酒,然后你把这杯蛋酒倒入更大的玻璃杯里,这样就有更多蛋酒了吗?不会,只是有了一个更大的杯子。而杯子里空出来的地方就是编解码器里空出来的比特。

转码的作用是让电脑更方便地进行渲染和回放。相比于h.264等压缩格式,ProRes、DNX等压缩度不高的格式更适合电脑播放,可以让进度条拖动更畅快、渲染更快。

较真地说,ProRes和DNX并不是无损格式,它们其实是有损的,也就是转码到这些格式会丢失一点信息。但程度轻微,几乎难以察觉。

这里有个独特的例子。

比如我们用4K摄影机拍了素材,它采集8bit位深,色度采样是4:2:0。转码到1080p的过程中,通过抖色把素材变成了10bit的位深和4:4:4的色度采样。但是,这样做会使分辨率丢失,使其直接从4K降到HD。

用LOG拍摄不会得到更多动态范围

虽然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请听我解释:

HDR要做的是采集范围更大的高光和阴影,要拍摄HDR就要考虑各种因素。而无论是用哪种Log格式采集,它的目的都是在摄影机传感器允许的范围内采集更多数据。

比如,你有个摄影机只拍摄Rec.79 SDR格式。毕竟过去27年,Rec.709一直是广播行业的标准格式。

但27年间,摄影机技术已经好了很多,我们如何用这个老式摄影机拍出更好的画面?可以用Log格式拍摄,把有限的SDR范围按需分配到最需要的画面部分。也就是说,Log是根据摄影机本身的能力物尽其用。

如果你使用的摄影机不限制在Rec.709内,还提供log格式,那最好了,它能提供更多动态范围,还能高效地使用摄影机能力。(T)

作者:MICHAEL KAMMES


后期制作中的几个易错陷阱(中)

后期制作中的几个易错陷阱(下)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