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Indiamart
不能在电脑显示器上调色

sRGB亮度vs Rec.709亮度(图片来源:5thingsseries)
如果素材要在电视上播放,就在监视器上调色,如果素材要在YouTube等网络平台播放,就在电脑显示器上调色,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其实,问题不止色彩精确度不够。由于背光技术,电脑显示器不能显示真实的黑,而如今很多监视器都在转向不需要背光的OLED技术。所以二者的gamma曲线是不同的,此外电脑显示器的总体对比度范围和监视器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有的电脑显示器也会运行配置文件来处理这个问题。而电脑显示器通常使用sRGB,但监视器一般使用Rec.709。虽然它们的基色一样,但我们会遇到色彩管理的问题。使用Rec.709,我们知道它最终输出的是什么,而如果用电脑显示器,我们不仅要处理OS的色彩管理,同时还要当心显示器在模拟视频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差,陷阱太多了。
当今播放视频的平台多种多样,有人用网络平台看电视,有人用电视看网络节目,单单靠一版调色很难应对这么多情况。但逻辑仍然成立,先针对视频的主要播放平台调色,再根据其它播放平台调其他版本就可以了。
不能真正修复音频失真
在片场上,演员讲话太大声,或者尖叫声太大,录音音频会出现失真。
如果对话录音出现“过调制”,那超过录制峰值的信息就会丢失。比如在视频拍摄中,你的曝光水平可以拍出很漂亮的海水,但天空过曝了。这样的话,要找回天空的细节就很困难,因为画面信息已经超过传感器的能力范围。音频录音“过调制”现象的出现也是这个道理。

图片来源:5thingsseries
看上图。白色范围是录制的范围,绿色加白色范围是真实声音的范围。可以看出,声音的峰值信息出现丢失情况。
如果过调制的程度轻微,还是可以挽救一部分的。有很多音频插件会猜测裁切过程中哪部分信息丢失了。
但是,就算修复了,这部分声音的清晰度是不够的,会出现失真的情况。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修复究竟是弥补了音频的不足,还是在音频中加入了完全不同的声音?”
如果出现过调制,可以重拍一条。如果音频失真很严重,就安排一个配音环节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