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写镜头:电影中的定义与实例(二)

影视制作

很多知名导演会在拍摄场景时使用中特写镜头来获得镜头覆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保存电影的“能量”。

这是因为,当你采用中特写镜头拍摄大部分场景时,你依然保持了特写镜头的有效性。

之后,当镜头放大为特写镜头,你就能从观众那里得到更强有力的反应。通过简单改变镜头大小,你就可以强调出场景的某些特定部分。

而另一些电影制作者则很少使用这类镜头,但当他们使用这些镜头时,他们会带上很强的意图。如下面的视频所示,这是大卫·芬奇导演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来看几个有效使用中特写镜头的场景,并分析原作者为什么使用它们。

中特写镜头

电影中的中特写镜头实例

以下是一些中特写镜头的例子,我们来看看是否理解能使用它们的背后动机。

《盗梦空间》中的这个场景提醒我们,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中特写镜头在《盗梦空间》的镜头表中占有重要地位。诺兰循序渐进地改变镜头大小,从而加强了场景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场景,留意这些镜头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具体来说,请注意诺兰是如何坚持使用中景镜头和中特写镜头直到场景最后的“关键揭秘”的。

在分析剧本的时候,你应该找出需要使用中特写镜头的关键时刻,并在场景的镜头表上把它们标记出来。

在你创建镜头表时,你要更准确地确定中特写镜头放在哪些时刻会更有效。一张参考图或者故事板都能让你对镜头看起来大概会是什么样有比较具体的概念。

为了充分理解不同镜头尺寸组合是如何互相配合的,我们来拆解一下实例,协助我们从视觉上进行理解。《盗梦空间》中的这个场景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特写镜头。(T)


中特写镜头:电影中的定义与实例(一)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