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45周年:色彩和风格(下)

影视制作

斯科塞斯在影片的开头提供了大量微妙的信息,让你能够通过特拉维斯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这些心理元素为我们开启了一趟社会适应不良者的思想之旅,非常奇妙。

斯科塞斯使用了一种叫Chemtone的技术,这种化学处理方法能给胶片制造出更大的密度和更低的对比度。斯科塞斯借此拍出了透过出租车挡风玻璃看到的模糊的外部世界,同时邀请你通过比克尔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是模糊和黑暗满布的。

在影片开头的场景中,比克尔驾驶着出租车,他内心的黑暗与城市肮脏颓废的霓虹灯相遇了——这暗示着影片将会发生的主要冲突之一。

为了增加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斯科塞斯用不同的鲜艳色彩冲击着外部世界场景。它们看起来没有从主角特拉维斯的角度看世界的画面那么吓人,你会开始质疑这个角色对现实的感知是否存在着缺陷,或者存在着什么程度的缺陷。

影片最后的枪战场景看起来和其他部分很不一样,而且还不是积极意味的“不一样”:此处的色彩被去饱和处理,目的是避免影片被分为“X”级。虽然斯科塞斯成功地保住了R级分级,但观众却永远失去了影史最重要作品之一的高潮场景的最佳版本……要我说,这实在是有点令人失望。你不妨把这当作一个警示:如果你没能给自己的电影恰当调色,就会发生这种事。

关于这部极具标志性的电影,希望以上这些影像美学观察能对你有所帮助。让创意灵感不断涌现吧!(T)


相关阅读

《出租车司机》45周年:色彩和风格(上)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