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 Tanika Wessels的片场工作分享(下)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screenafrica

Tanika Wessels认为,RAID同时进行读写工作,还有内置的备份系统,是保障工作快速进行的基础。说到最喜欢用什么软件时,Wessels说道:“我用ShotPut Pro给摄影机做备份,它会验证每一字节的数据是否都已经备份好了。如果你有点DIT经验,就知道简简单单拖拽素材是绝对不保险的。最好还是使用一个软件用于验证,通过它出具的备份报告来判断备份的具体情况。”

“虽然达芬奇是一个调色软件,不过我会把它当成非编软件,用它进行素材同步的工作。”

Wessels认为,DIT需要时刻关注电影技术的最新进展,所以这个工作既新鲜又有挑战性。“时时刻刻都要关注最新科技,要对每种摄影机都了如指掌才能应对各种工作流。RED、ARRI、松下和索尼的要求都各有不同,还要时刻关注剪辑软件的更新细节。”

对于制作公司,Wessels想给的建议是:不要低估拍摄格式给成本带来的影响。“我上一个拍摄项目中,大家用的是8K,挑战不小。就算在我的设备上,素材处理的速度都非常慢,最后我不得不动用 Red Rocket才能勉强提速。”

“很多项目未能提前考虑所需的额外硬盘空间和片场时间,就算用8K拍摄,最终交付的格式也通常是4K或者HD。其中最慢的环节要属转码了,我转码8K素材的时间几乎和素材的时长一样长。”

Wessels表示,DIT是在片场上度过时间最长的人。大家都结束工作后,我还要继续工作两到三小时,搞好转码、同步和备份工作。Wessels认为作为一个DIT,了解剪辑师想要什么能提升你的价值,同时她还给了制片人一些建议:“要确定想要的画质是什么,因为一个小小的画质会对后期制作产生很大影响。”(T)


作者:David Cornwell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相关推荐

DIT Tanika Wessels的片场工作分享(上)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