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安德森电影风格终极指南(三)

影视制作

上一篇说到安德森善用颜色,其实色彩也是他给观众的暗示。下面我们以《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例,分析一下安德森如何通过色彩给观众情节线索。

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在这个场景中,几名角色进入电梯。电梯内饰是亮红色,角色亮紫色的制服也十分惹人注意。然而,穿着大红色的D夫人却渐渐被吞噬在背景中,似乎她在观众眼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何如此安排?因为在不久后,D夫人就会被谋杀。然而对比之下,年轻的大堂服务生零·穆斯塔法和M·古斯塔夫的颜色非常显眼,这表明他们对后续情节推动非常重要。

在《Color Consciousness》(1935)一书中,作者认为不用某种颜色也是一种色彩运用方法。她认为我们的眼睛看惯了有色彩的世界,如果某种色彩缺失,会让人感觉不自然。“大脑会想方设法补充缺失的色感,类似于在无声电影中脑补声音。而黑色、灰色、白色的单色会给人一种感觉,让人在心理上觉得单色就是‘有趣’的反面。”

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布达佩斯大饭店》中,M·古斯塔夫在D夫人的遗嘱宣布会上被德米特里威胁,观众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了德米特里:他笼罩在很差劲的光线中,一直穿着全黑的衣服,直到电影结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他的穿搭,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他是缺少色彩的人,继而感觉他和故事里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影片中,死神似乎总与德米特里相伴。他的颜色总是黑色的,和饭店的粉色、员工的亮紫色完全不同。黑色只频繁在德米特里和他跟班的身上出现,让他的力量显得强大可怕。

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另一个缺失颜色的镜头是监狱场景。M·古斯塔夫被冤谋杀D夫人罪而入狱,他被关在冰冷沉寂的监狱中,和饭店的生活完全不同。他褪去了亮紫色的制服,身着黑白条纹相间的监狱服,让观众觉得似乎他的一部分也被剥夺了。虽然身在监狱,但M·古斯塔夫的做派依旧,从不屈服。画面过于贫瘠,颜色单一,和他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不安定之感。这种明显的不平衡暗示观众主角处于弱势,情况不妙。(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相关推荐

韦斯·安德森电影风格终极指南(一)
韦斯·安德森电影风格终极指南(二)

韦斯·安德森电影风格终极指南(完)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