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光滤镜解惑:第二部分(完)

影视制作

在人体模型的头部观察这些柔光工具的效果时,我们可以看到泡沫反射和书式布光在阴影转移值和阴影整体密度上的不同。“我最喜欢的可能是书式布光,”威廉姆斯表示,“我很喜欢它的一点是,与Full Grid Cloth相比,它的阴影要小得多。现在,不仅仅是216,我想用不同的柔光工具以同样的策略进行测试。”

有趣的是,我们查看由床单柔化的光线照射的人体模型时,阴影密度是明显少于1/2 216的。实际上,在人体模型上,本影似乎缩小到几乎看不出来的程度——我们看到的只是半影。这个结果并不容易在之前的几何模型测试中观察到。

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这些替代柔化方案会影响光的颜色。我们的净光源是3330K,偏暖的衬垫丝绸给的是3170K的光源,白色乙烯基浴帘是3050K,床单是3250K,银色展示卡是3360K,4英尺×4英尺的白色泡沫产生的光源正好是3200K。

威廉姆斯总结道:“有其他廉价方案可以让低成本片场设置看起来更有制作价值,这是很不错的。测试的替代工具中甚至有一部分我可能会考虑用于预算更大的大型项目,因为与某些专业工具相比,我真的很喜欢它们营造的质感。最后,不管在什么预算档次,你都必须装好合适的打光设备。”

事实证明,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启发性的测试,也得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结果。希望我们的发现也能对你们自己的摄影工作有所帮助。(T)


来源: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柔光滤镜解惑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