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云端做后期(四)
- By : Titivillus -
- Category : 影视制作
- Tags: 后期,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laptrinhx
视频剪辑、音频剪辑、完成片制作和调色
音视频剪辑、混音、视频调色和完成片制作一直是云计算想要征服的领域。因为这些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人的参与,比如加一个剪辑点、关键帧等,也就是说用户需要一直使用后期软件。而如果没处理好云计算,用户就要等待在本地做出的操作更新到云端,这样就会出现让人难以忍受的延迟。要知道,对于这种实时的创意处理,1/10秒的延迟都可能让画面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在这一阶段的制作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云端,下面有几个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个人云,它就像你个人的数据中心,可以把实时代理素材远程发送到另一个剪辑师,可谓是真正的远程剪辑。
第二,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云端,把软件、存储等所有的一切都虚拟化,你用一台普通电脑操作就可以了。
最后,使用一个混合方法,把云端里的媒体素材传输到本地设备的网页上。
几种方法都各有利弊。
有的Avid和Adobe版本使用本地服务器把代理文件传输到远程剪辑系统。这种本地服务器实质上是一种个人云,它把代理流输送到远程连接的Avid Media Composer或Adobe Premiere Pro以供原生使用。Adobe把它的这一系列产品叫做“Adobe Anywhere”,但今天这个应用已经下架,因为太贵了。而Avid如今仍然在用这个模式,它搭配了多种Avid解决方案,其中有Media Central | Cloud UX,还配有Media Composer | Cloud Remote许可证,但整套系统不便宜,一般超过10万美元。
虽然Adobe Anywhere已死,很多第三方软件仍然在延续Adobe Anywhere的方法。 Arvato Bertelsmann的VPMS Editmate、IPV的Curator等系统就是这样,不过它们的核心是做企业级的资产管理系统,所以价格也不会便宜。
而如果全部都使用云端模式,就表示非编软件、所有的辅助软件工具和硬件存储都在附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上运行。这样你就能享受双重便利。本地设备只是一个连接云端虚拟机的窗口,而虚拟机通过你熟悉的电脑桌面给你带来云端的便利。但如果你没有昂贵的内部基础设施,达成这个效果就很困难。因为创意人员需要低延时的反应速度,如果做得不好,地理距离就会变成一种阻碍。
不过有一些公司正在改善这种情况。比如用Azure运行的Avid Media Composer和NEXIS可以在”Edit on Demand”中使用,而BeBop也在发展类似的系统。
一些公司也在探索新方法。为什么不让创意人员用网页呢?这样不需要使用任何大型非编软件的专属功能。这是一个大胆的方法,不过很多创意人员还是习惯用手头的软件了。但是,如果你的制作工作强度不大,或者你本身不是一个全职剪辑师,可以试试这个思路。市面上的产品有Avid的Editorial Management,另一个流行的网络剪辑器是Blackbird,不过对于职业剪辑师来说,可能网页端的剪辑功能还是弱了一点。
而Final Cut Pro X等只可以在Mac上使用的应用是严格按照本地解决方案搭建的。多数Mac数据中心没有基础设施去提供强劲的屏幕分享功能。而达芬奇虽然有远程工作流,但它仍然要求媒体既要在本地,又要在远程系统中,这基本上就沾不上云端提供的各种好处了。(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