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曼克》把剪辑工作流带到新高度(下)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Netflix

团队用不同的项目文件夹存放音频、样片、VFX和电脑图形,这样工作起来就更容易。

Insler说:“比如《曼克》的卷3装的就是卷3的序列,不会在里面放35个场景文件夹。而音频文件夹里就单纯放音频。这样每个文件夹都有专门的用途,不需要在一个包含各种素材的文件夹里找东西。”

同时团队用分屏来剪辑, Baxter经常把分屏素材发给助理剪辑师,让团队得以更快速地改变素材节奏、改变故事讲述方法。

《曼克》剧组很幸运地在新冠爆发前拍完了片子,后期制作转到了线上。这样的转换不容易,因为团队早已习惯在同一栋楼里工作,但现在必须四散在各处进行远程工作。

不过之前剧组就有一些远程工具和工作流可以使用,减轻了转型的压力。《曼克》用了PIX系统来进行快速的远程数字协作。Insler说整个剧组的文件素材管理方法和工作机制让大家可以比较轻松地设计远程工作流。

剪辑组在本地收到H.264格式的素材,通过与主电脑连接的VPN来使用更多远程的马力。为了优化远程工作流,团队使用了第三方同步工具Resilio Sync进行实时同步,还用Chronosync对与项目文件无关的素材进行同步和备份。

《曼克》剧组远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团队文化。每个人都参与用于质量控制的素材放映会,每个人的意见都得到尊重和重视。Insler说:“我们的后期团队就像一个潜艇小分队。”

“无论你的工作是装载鱼雷、操作潜望镜、还是绘制航向,我们都互相分享经验,能快速应对新情况,保证潜艇的平稳运行。”(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大卫·芬奇《曼克》把剪辑工作流带到新高度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