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我的调色步骤(下)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warner bros

为了对当前的进展有大致把握,我会创建一些风格给主要创意人员看,收集他们的反馈。只有确定好要调哪种风格后,我才会进入下一个调色阶段。每种风格的调色手法都不一样,所以这里很难列出具体的步骤,如果预算充足,有的风格会涉及很多局部调整和肤色调整。

当然,其中不免有需要重新打光的时候。我会用窗口重新调整光线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有时也会尽力调整光线不匹配的几个场景。我在设计风格的时候,会着重注意画面里的情感线索,或者会听一些音乐,把不同的色调放入阴影、中间调和高光中。我很喜欢给不同的色彩组合做实验,类似色、互补色、三色系都会试试,去寻找感觉,就像艺术家一样,跟着感觉走。

在最后阶段,我会酌情把画面各部分融合得更好,并在交付之前再检查一遍镜头是否匹配。我很喜欢各种调色软件提供的“混合”功能,比如在达芬奇里面,我会调整节点键输出增益,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强调或减弱。这样我就能把每个见客户的机会当成发现新风格的实验,寻找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拥有一个趣味探索的心态非常重要,它能培育创意,还对身心健康有益。在工作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开玩笑,和同事你来我往冒新点子,一直修正我们的航向直到目的地出现。调色本身就是趣味创意活动,而关注其中的技术层面可以避免让你玩得太嗨。毕竟,调色本质是和三个基色、七个节点打交道,而如何处理它们才是最重要的。(T)


作者:waonderfil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调色:我的调色步骤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