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矿》的DIT工作流(一)

《金矿》 DIT 尊正资讯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Playtone

基本信息

摄影机:35mm变形宽银幕

剪辑软件:Avid

所用软件:Assimilate Scratch

总录制时长:26小时

总数据量:大概42千米长的胶片

胶片拍摄遇到的问题

《金矿》讲的是肯尼·威尔斯的故事。电影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丛林和美国。电影的1/3在印度尼西亚拍摄,2/3在美国拍摄。为了区分东南亚茂密的热带丛林和美国干旱的西部地区,剧组决定一部分用35mm胶片拍摄,一部分用Arri Alexa拍摄。

在数字时代用胶片是一件很怀旧的事,这样的美化也常让人忽视胶片会出现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看胶片拍摄的效果时,发现了一条很长的划痕,大家只能看看彼此,说:“哎,又来了。”

所以这次拍摄中最有挑战的部分就是胶片上长长的划痕。由于用胶片拍摄,我们很难去及时修复问题,而用数字拍摄的话,可以很容易地在片场发现问题并解决它。比如,拍摄中某个镜头的焦点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但片场上,大家并未从SD取景画面中看到这一点,胶片扫描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我做质量控制和校色时也没发现,一直到了剪辑环节,剪辑师才打电话回来说:“这个镜头失焦了。”但那时三天已经过去,场地使用权已经不在我们手上,而我们又用同样的镜头拍摄了另一个场景,所以两处镜头都需要重新拍摄。

后来,我们又接到电话,得知最终调色环节不能把胶片拍摄的部分进行重新套底,所有镜头的时间都偏移了几秒。在快速分析后,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剪辑部门用了23.98fps的帧率,但我们拍摄的帧率是24fps,这个没有被算进来,不过幸好经过计算,后来又同步成功了。

对于胶片来说,要避免光线,所以我们又打电话请回了一个已经退休的胶片运送员,他很有经验,每天都会坐飞机把胶片带到冲印场所。这样的工作需要很多知识和责任感,不过现在这项技能正在消失。


作者:John Burkhar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电影《金矿》的DIT工作流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