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故事:我如何从零开始做电影(三)

独立电影 尊正资讯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Karl Stelter

写《The Long Goodbye》的灵感

我一直对“时间”的概念十分迷恋,一直在想什么才是重要的,应该如何度过时间。三年前注意到祖父的身体开始出一些小问题,我就开始找补陪伴的时间,想要更了解他。我也如此对待其他老人以及我妻子的祖父母。

所以我想做一个关于他们的短纪录片,经常驱车或坐飞机去见祖父母,做一个3小时的采访。我会准备那些一直想问却没有机会问的问题。每次采访中,我能了解的不仅是他们的故事,还有他们对人生的感悟。

筹钱和计划

有现金很好,钱是必要的。后来我们为拍摄《The Long Goodbye》筹集了11000美元。

但如果你只把筹钱活动单纯看作和“钱”有关的活动,最后的效果很可能不理想。比钱更重要的是意识。我研究了很多的网页,还关注并分析了多个活动,研究人们的喜好,研究了怎么发布消息而不让人反感怎么“要钱”。

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给予才能得到。

给人们参与感,让他们觉得支持你很棒,让他们觉得赚到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十分注重过程的人,可以和他们分享整个筹钱的过程。

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去感受。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与我的理念契合的网页。他们相信筹钱是一种帮你找到观众的渠道,后来证明的确如此。

下面是我在筹钱过程中做的几件事。

首先,我把它当做一个全职工作。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都在电脑前收发邮件、发布更新帖,利用所有社交媒体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是在增添价值。

筹钱过程中,一个最意外的惊喜就是,我们通过它顺带得到了一些拍摄资源。

一个例子:我们去勘景找一个可适合拍摄的房子,屋主事先已经知道我们筹钱的事,也了解了我们拍摄的目的,所以欣然接受让我们拍摄。

一家医院通过筹钱项目了解了我们的剧本,深受感动,于是允许我们在医院拍摄。

我和参与筹钱的观众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所以电影发布后,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我下一步如何走,所以很显然,他们很乐意参与其中。(T)


作者:Karl Stelt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独立电影人故事:我如何从零开始做电影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