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师与摄影指导的协作:《行尸之惧》幕后分享(下)

《行尸之惧》 尊正资讯
影视制作

虽然有了解决方案,调色师Bajpai和摄影指导们依然任重道远。剧集制片人希望他们能给这部剧的视觉风格找到新方向。“无论在哪,只要有可能,我都希望和摄影指导们提前沟通好拍摄计划,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知道大伙儿是在朝同个方向前进了。”Bajpai说道。

这一季开拍前,Bajpai和两位摄影指导准备了一套拍摄用LUT,配合一系列镜头和ARRI摄影机使用。“Scott建议使用Hawk T1定焦镜头,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相应选用一些对比度较低的LUT。”借用胶片时代的术语,LaVasseur说道,“我希望拍的时候柔和一些,对比低一些,而在‘洗印(print)’的时候增加强度,以此来营造一种高对比的风格效果。”

Bajpai还校正了摄影指导的笔记本电脑,这样在每集开始调色前,摄影指导们就能比较准确地看到他发过来的调色样本了。LaVasseur说:“Bajpai调完第一轮之后,我们会给出意见,但通常只需要一些微调,因为我们都清楚共同的目标,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偏差。”

Peck还表示:“Pankaj的工作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绿色的时候。这部剧要求场景逐步达到一定的风格,然后停留在那个状态,只是现实环境不肯配合。但只要Pankaj在,我们只需要安心拍摄就好。”

“沟通也是很重要的,”LaVasseur强调,“你得让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齐心协力,达成一致的视觉效果。调色师也得早早地参与到这种讨论中,以防他们找错工作方向。我是从胶片时代过来的,所以奉行‘拍之前要做计划,计划好后就要按照计划拍’这样的原则。这一季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这些努力都见效了。”(T)


来源:postperspective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调色师与摄影指导的协作:《行尸之惧》幕后分享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