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电影感”(五)

定义“电影感”
影视制作

下面也是一些修过的照片,同样年代感十足:

最后这张是我最喜欢的:

我没法用iPhone的全景模式拍到想要的画面,于是就把它裁了裁,把画面上方的枝叶给裁掉了。

这张照片的灵感来源于下面这个电影镜头:

这个镜头来自我在电影学院看的一部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电影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口碑十分两极化:虽说影片确实是形式感大于故事内容,但我还是很爱这部电影。而它在剧情方面也是扑朔迷离,发行后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故意给出了两个不同的剧情分析走向,就是不肯给出明确的唯一解释。

总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十分“装模作样、故作高深”,但同时画面也是精美绝伦,引人入胜且经过精心布置。

下面这个片段可以向大家展示这部电影的画面,同时尽量去除本片的装模作样感: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的话,肯定知道它的剧情十分薄弱。或许这是导演和编剧有意为之,让观众自行去脑补剧情。对我来说,这就使影片更加脱离现实,显得耐人寻味了。

在我看来,这就是电影感——精确、对称、精心布置以及强烈的“错误”感。之所以说是“错误”的,是因为它违背现实,但又是对现实的一种解读。影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合力在讲述一个故事。当然,这并不是拍出电影感的唯一方式,我只是想用这个例子来让大家知道,当你了解了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成功提炼了故事的精髓并相应创造出了电影画面,那电影感就会自然而然地诞生于其中。(T)


来源:ProVideoCoalition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定义“电影感”

views
影视制作
《欧罗巴》:片场虚拟制作白皮书

〖更新至第12篇〗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媒体技术中心的短片项目。

影视制作
何时在 log 色彩空间中调色?何时在线性?

log 色彩空间和线性色彩空间区别,在这两个空间内调色时,应该使用何种工具。

影视制作
影视内容虚拟制作的16个最佳用例

〖更新至3-5〗将实时计算机图形与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拍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