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赢得罗素兄弟的48小时电影比赛(完)

我如何赢得罗素兄弟的48小时电影比赛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Takaya Abdou Lloyd

拍片成本

大家花了100美元在场景布置上,另外用50美元买了一张厚厚的绿色卡纸,把它贴在窗子上用于做特效。

我觉得50美元已经很贵了,现在还在努力接受这个事实。

优质设备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低,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似乎只要拍摄环境对了,任何摄影机都能拍出好的画面。时间十分宝贵,时间越多,你就越能从容地控制景框中的画面。花五分钟把光线调得更好、把表演塑造得更完美,真的能让电影提升一个档次。

所用设备

首先我摄影用了Blackmagic 6K Pro。这个摄影机不大,但拍出的画面效果不错。

布光方面用了两个GVM RGB灯,还有一个小的手持RGB灯、两个向朋友借的Aputure LS mini 20D。除此之外,我没有魔术腿或者专业的光线调整设备,只用了一些浴帘和五合一反光板。

电影的前半段用佳能17-55mm f/2.8,打造了一种比较干净的广告风格,后半段电影转变了调性,用了Vivitar 28mm f/2.5、Helios 58mm f/2和Canon 9-117mm f/1.6。

另外,我还从脸书的市集买来了一个三脚架和30美元的滑轨。把椅子当dolly,把佳能放在上面做缩放来打造希区柯克变焦。

就算没有力气也要往前走

为了提高制作效率,我们直接把无线领夹麦的音频接到了摄影机里,还通过25英尺长的XLR线连接了外部挑杆麦克风。这样我们就不用拍每个镜头前都打板了,节省了很多时间,还不用在后期做音画同步。

这样的经历完全改变了我对行业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也随之而变。有时候,你只需要一次肯定就能找回感觉。不过我说的不是奥斯卡或者金棕榈奖的肯定,而是取得你自己内心的肯定。

整个过程就是树立目标,然后拼尽全力去完成它。不要质疑自己,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做成这件事上,我觉得这个态度是所有电影人的信条。(T)


作者:Takaya Abdou Lloyd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我如何赢得罗素兄弟的48小时电影比赛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