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喃核,一场美国DIY电影运动(上)

影视制作

自本世纪初开始,“呢喃核”运动帮助独立电影制作在不断扩张的大制作大片中生存下来。但是,到底什么是“呢喃核”?它是怎么开始的,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如果你喜欢杜普拉斯兄弟,我想你肯定愿意继续读下去,因为我们将要进一步研究呢喃核电影运动的历史和影响。

什么是呢喃核?

呢喃核的背景和风格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呢喃核的整体历史还不到20年。但它已经经历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这场终极DIY运动中有不少值得注意的电影,而在我们深入探究它们的起源之前,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呢喃核的定义和特征。

呢喃核的定义

什么是呢喃核?

呢喃核是一次起源于21世纪初的独立电影运动。呢喃核电影通常都有着自然主义式的表演,偶尔也会是即兴的。故事情节通常集中在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他们要么干着糟糕的工作,要么处理着糟糕的人际关系。

呢喃核一词是在2005年西南偏南电影节上被制造出来的。当时,安德鲁·布加尔斯基、乔·斯万博格和杜普拉斯兄弟均推出了自己的电影,而它们都有着类似的特点,于是就有了呢喃核这个说法。而且,没错,“呢喃核”(mumblecore)的英文首字母应该是小写的,尽管它属于一种电影类型。

呢喃核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法国新浪潮和电视真人秀《真实世界》,等等。该电影运动的一些突出人物包括格蕾塔·葛韦格、琳·谢尔顿、莱·拉索-扬、亚伦·卡茨和杰夫·拜纳。

呢喃核的特征

· 自然主义的对话和表演

· 非专业演员

· 大量使用即兴

· 低预算

· 在真实的地点拍摄

· 数字拍摄

· 情节通常围绕着浪漫关系中的欲望和问题展开

呢喃核电影运动

呢喃核简史

在21世纪初出现呢喃核电影运动是有充分理由的。当时,DIY电影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实现了。摄影机价格相当低廉,而像Final Cut Pro这样的软件,任何Mac用户都可以随心使用。

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早期的呢喃核电影预算不到100万美元。被广泛认作“呢喃核教父”的安德鲁·布加斯基在他2002年的电影《哈哈笑》中为该运动树立了榜样。

简言之,“呢喃核”运动就这么发生了。(T)


来源:StudioBind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呢喃核,一场美国DIY电影运动

views
影视制作
影视内容虚拟制作的16个最佳用例

将实时计算机图形与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拍摄方式。

影视制作
从何时开始,科幻片不再畅想美好未来了?

〖更新至5-6〗“丧世感”反乌托邦何以成为主流叙事风格?

Screenwriting: The Goal of Dialogue
影视制作
编剧:对白的目的

〖更新至1-5〗一句完美台词的出现时机、出现位置、角色发展和简洁度如何创造引人入胜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