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调色师 怎么发展自己的风格?(完)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vegascreativesoftware

唯一的解药就是故意犯错,去挑战陈规,挑战对这门行当的认知。当然,有客户在场的时候还是小心为主,不过只要刻意练习,你就能找到犯错的“绝佳时机”。

我喜欢打开已经做完的旧项目,在限制条件下重新调色。比如:

只用一种工具或旋钮给整个时间线调色;

让每个镜头呈现的数值小于直方图的50%;

把每个镜头的饱和度调到最大,在这个基础上调色。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还有很多选择。重点就是用“错误”的条件限制你自己,然后想方设法把它调对。

下次如果接了一个低价项目,就试试这个方法。既然价格不高,就向客户要求延长交付时间。用多出来的时间来做更多的探索,让小项目也能玩出大不同。

在给最终交付做润色时,你就可以去探索一些可能性,虽然可能不是安全牌,但能帮你在真实案例的历练中发展自己的风格。

学习调色历史

这条建议适用于每个艺术家,但特别对调色师来说大有裨益,因为这门行当结合了两个不同的领域:调光和色彩校正。

这二者的不同有很多,但简单来讲,调光师是为了做出电影母版,而色彩校正是为了给广播视频做调整。

如今,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我们用的各种工具也不做很大的区分。而它会影响调色师的工作过程和结果,所以大家需要去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历史。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调光用的是减色法,而色彩校正传统上用加色法。在数字领域,我们可以自由使用二者,但要享受这种“自由”,就必须了解二者的区别。下面我有一帧画面,想要给它加一点饱和度,让它更显眼。

图片来源:ARRI/Frame.io

在下面的画面中,我通过加色法原理推高了饱和度,也就是在加色彩的同时,也加了亮度。

图片来源:ARRI/Frame.io

而在下面的调整中,我根据减色法给画面加了与之前同等程度的饱和度,让色彩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变得更暗。

图片来源:ARRI/Frame.io

到底喜欢哪个关乎个人品味,不过要了解这两个领域的不同点,都试一试,才知道。我非常喜欢后者,所以减色法的手法已经成为我个人风格的重要支柱。

学习你从事的行业的历史,能打开你的眼界,让你更如鱼得水。(T)


作者:Cullen Kelly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作为调色师,怎么发展自己的风格?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6-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电影人指南之何为电影发行?

〖更新至1-5〗有发行,电影就不会被普罗大众所知。然而,对于许多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电影制作者来说,发行过程是模糊不清和令人生畏的。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12-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