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斯法典及海斯法典之下的好莱坞(三)

影视制作

其他例子,比如《卡萨布兰卡》(1942):都说好莱坞电影制作法典实际上帮助这部电影变得更好了。男主里克(亨弗莱·鲍嘉饰)和伊尔莎(英格丽·褒曼饰)最终没在一起(在一起实际上会构成通奸),他选择把她送走,于是就有了片尾经典的那一幕。

海斯法典·《卡萨布兰卡》

PCA 最初也不允许反纳粹电影的扩散,因为这将违反“不要让别的国家看起来很糟”的整体规则。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纳粹完全显示出它的可怕面目的时候,美国政府竟然委托好莱坞制作反纳粹宣传片和战争电影。

海斯办公室的结局

海斯法典走向消亡

正如你可能已经猜到的,电影制作法典并无法持久地存在下去。20世纪50年代,以法院案件判决和新引入的外国电影为迹象,海斯法典体系开始迈向消亡——毕竟外国电影的制作并不受PCA指挥。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取消了电影制片厂对电影院的所有权,随后允许在美国放映各种类型的外国电影。1952年,最高法院推翻了之前关于电影是一种纯商业活动的裁决,允许电影被视为艺术,授予它们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权利。

当时引进的一些外国电影包括来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经典电影,后来的法国新浪潮也在北美广为人知。这些电影有着更多的禁忌元素,使得好莱坞不再那么强烈地担心政府会加以干预,从而削弱了电影制作法典的效力。

好莱坞电影制作法典本身在50年代中期进行了修订,允许像《桃色血案》(1959)和《惊魂记》(1960)这样的电影基本按导演的意愿发行。前者的导演奥托·普雷明格特别喜欢拍摄法典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明令禁止的题材,比如《金臂人》(1955)中涉及的毒瘾问题,这部电影获得了三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了广泛好评。(T)


来源:StudioBinder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海斯法典及海斯法典之下的好莱坞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