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新浪潮:简述与经典作品盘点(上)

影视制作

日本新浪潮(Nūberu bāgu)这个称呼来源于法国新浪潮“Nouvelle Vague”,它兴起于二战结束后日本社会的剧变时期。日本新浪潮突出禁忌性的话题和实验性的叙事手法,探索的主题多为暴力、激进的青年文化和国内犯罪横行的显著状态。日本新浪潮不仅将恶之元素推向日本电影前沿,还以创新的剪辑、构图和叙事技巧挑战了之前已经确立的传统电影制作结构。但是,尽管日本新浪潮有着激进和非传统的本质,它却有着令人惊讶的集团式起源。

日本新浪潮是如何开始的

图片来源:《他人之颜》(东宝)

1955年,几家日本著名的制片厂系统地发起了这场电影运动,以重新赢得公众对新片的兴趣。不过,不要因此就感到失望,因为日本电影新浪潮运动给了电影制作者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得以将真正创新的想法带入到主流电影中去。日本新浪潮一直在挑战影院上映内容的边界,经常用腐败、肮脏的现实图景和纯粹、残酷的社会真相来探讨人类的欲望。

不可避免的是,被委托制造日本新浪潮的年轻电影制作者们会对自己在大制片厂中的角色感到不满。这让独立制作和ATG(艺术剧场工会)得以进一步发展。正是这种转变,阻止了这场运动沦为对禁忌话题的纯粹剥削,并使日本新浪潮电影因其对日本社会问题的分析性和哲学性剖析而影史留名。

大岛渚·《饲育》

“为什么要拍人们能够完全理解的电影?我拍的电影,关乎那些我不理解但希望能够理解的事。”——铃木清顺

吉田喜重·《女演员的告白》

整个20世纪60年代,新浪潮导演,如铃木清顺、敕使河原宏、篠田正浩、吉田喜重和大岛渚等人,都在不断尝试新的剪辑手法、构图和叙事技巧,这让他们成为了世界知名导演,并在国际范围内收获自己的狂热追随者。(T)


来源:MOVEMENTS IN FIL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日本电影新浪潮:简述与经典作品盘点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