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概述与经典作品盘点(下)

影视制作

安德烈奥蒂之法与“玫瑰色新现实主义”的兴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走入死胡同

当第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沉沦》于1942年上映时,据称当时的电影工业领导人维托里奥·墨索里尼离开了电影院,并且高喊着“这不是意大利!”。虽然意大利在二战后采取了相对自由的政治体制,但政府的意识形态显然不会对新现实主义运动刻画社会问题的方式感到满意。1947年,由于制作前审查制度的确立,安德烈奥蒂指定的新法决定性地改变了意大利电影。如果电影被认定以任何方式或形式抹黑意大利,它们甚至会被剥夺国际发行的权利。

在讲述工人阶级斗争的故事受到此类压抑时,商业电影制作者在普通爱情片和情节剧中也采用了新现实主义美学。“玫瑰色新现实主义”运用了新现实主义运动的技巧,将其与贯穿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喜剧基调结合起来。简而言之,那些最初提供社会评论作用及艺术价值的电影,其技术转而被电影业拿去做了一种包装手段。

在《风烛泪》展示公众抗议场面致使安德烈奥蒂公开批评维多里奥·德西卡一年后,电影制作者在1953年对新现实主义运动进行了讨论。毫无疑问,这个意大利电影史上的重要时代已经改变了电影作为报道手段和影响社会变革的方式,但是整场讨论的基调表明,人们相信新现实主义运动已经结束了。尽管如此,新现实主义对法国《电影手册》撰稿人的影响即将对整个电影行业产生惊人影响。同时,这场运动也成功地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得去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成为国际流行风向。(T)


来源:MOVEMENTS IN FIL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概述与经典作品盘点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