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电影简介(上)

影视制作

法国(1918-1929年)

尽管对于法国印象派电影是否真的可以算作一场独立电影运动,评论家们仍存在争议,但是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法国电影创作者们都有着共同的创作目标,这一观点现在已被普遍接受。法国印象派电影强调情感表现,而非客观现实。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协助了电影理论的发展。

法国印象派电影是如何开始的

可以说,法国印象派电影是一场最初以学术方式启发电影评论的运动。这一运动探索了很多技巧,比如非线性剪辑、创新的布光、试图描绘梦境和幻想段落,以及其他从主角角度讲述故事的巧妙方法等等。尽管这些做法对今天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这些已成为常识的概念正是得益于法国印象派等运动所创造出的创新架构。事实上,阿贝尔·冈斯甚至在他1927年的电影作品《拿破仑》中就引入了使用宽屏来增强电影观看体验的概念。

这场运动的灵感来自于一战后美国电影在法国的发行。这些美国电影通常对主流观众很有吸引力,因此它们采用的也是那个时期的传统叙事手法。于是,像路易·德吕克、阿贝尔·冈斯和马塞尔·莱尔比埃这样的电影创作者,决定用全然法国式的技术来挑战这些传统,尽管这些人从未正式组成过集体来一同改变现状。回顾影史,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因其将呈现美学上的美丽图像放在第一位而广为人知,这与雷诺阿、德加和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风格是趋同的。

“法国电影必须是电影(艺术)……法国电影必须是法国式的”——路易·德吕克

在法国印象派电影出现前,大多数传统电影受到的都是戏剧剧场的启发。印象派电影人没有延续这种趋势,而是创造了一套全新的理论,来解释电影是如何表达一系列丰富的情感、情景和主观现实的。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这些新做法都在实际上影响了后来诞生的所有运动图像。(T)


来源:MOVEMENTS IN FIL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法国印象派电影简介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