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在自己的后期公司雇佣DIT?(或者说:为什么需要DIT?)
JH:不知何时起,数字技术革命在业内爆发。从模拟到数字技术的过渡一开始只是在消费领域慢慢发生,但后来在专业领域快速受到瞩目。曾经摄影助理要负责在片场处理胶片,交给胶片实验室进行冲印。尤其是对于执行制片人来说(他们每天都在片场),以前他们的职责划分是很明确的。
一切在数字时代发生了巨变。传统的胶片实验室不复存在,现在可以直接将原始数据交付给后期制作公司。说来也奇怪,如今,我们倒是被制片人贴上了“数字实验室”的标签,因为变成由我们接下了将原始素材进行存档和处理的任务。DIT的职能也正是这种新工作流需求的产物。
数字载体有时候比胶片更难处理,大量文件需要小心备份。客户过去对于“处理数据不小心”可能导致的经济影响毫无概念——数据一搞砸,项目可能要重拍,数据无法恢复的话制片人也束手无策,一整天都白拍了,各种糟心的情况。我们断定,比利时显然存在DIT需求市场。我们公司一直在参与国际项目,大型国际项目中雇佣DIT已经是一种常规操作,所以我们也产生了开拓本国DIT市场的想法。我们也经过了实践尝试,把握先机,首次在片场提供整套DIT服务。
DIT的职责是什么?前期制作又是如何进行的?
JH:DIT的职责主要有3大部分。一方面,要确保数据安全(数据处理),要将宝贵的数据存储到安全的地方。电影片场要处理和备份海量的数据,DIT要根据各个项目的规模来担此重任。一般,我们每天至少要处理1-2T的数据,一定要将它们安全备份,还要完成校验和,这是一种质量控制手段。还有保险方面的问题,因为保险公司要求对原始数据制作不同备份。
另一方面,DIT也需要对摄影机设备有全面的了解。DIT是摄影部门的重要一员,要负责为摄影机准备和应用LUT,在片场还要确保监视器显示的素材呈现一致的色彩。另外,DIT也要履行现场调色师的职责,在大型项目中,DIT部门甚至会采取双人合作制:一个人处理数据,一个人充当摄影指导的另一双眼睛,辅助摄影指导工作。比如,DIT要注意多场景间素材风格的一致性,检查画面中的错误等。最后,DIT还是沟通后期制作的关键桥梁。样片要转成所需格式才能让制片组通过云端平台随时查看,跟进每天的拍摄情况。
有了DIT,如果导演在几天之后想要查看拍摄过程中某个场景,DIT能轻松找到素材。对于拍摄剧情作品的导演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前期制作当中,DIT要向制片部门和摄影师确认素材格式,使用多少台摄影机,后期采用什么工作流以及采用的原因。这些都是基本操作,几乎所有我们参与的国际项目都有DIT参与前期制作提出他们的意见。
作者:ANTON MERTENS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